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科举的弊病 (第1/2页)
…… 总有痴女窥伺朕! 刘玄暗想! 进了内宫狱,将人从马车上搬运下来,运到监牢里。 高婵不敢逼得太近,远远的瞧着,也瞧不清被抓的人的模样。 但是,她瞧见了刘玄的身影! 心头一懔,暗道:“这个昏君怎么在这里?” 见皇帝都亲临这里,看着将那些被抓的人运下马车,心想:“这些人的身份,绝对非同小可!” 她也看见任我行了。 但是,任我行等人来做任务,搞刺杀,都是易容过的。 故而,她虽然看见了任我行,却没有认出来。 人都运进去后,刘玄、任我行等人都走了进去! 按照惯例,刘玄将吸光他们的功力!然后,丢给曹二,曹二再以吐真丹问出他们的秘密,包括修炼的武学。 高婵不敢靠近,怕被刘玄察觉。 这般想着,就悄然的离开内宫狱,往西苑住处去了。 刘玄一口气吸了十六名高手的功力,返回天宁宫后殿,修炼炼化! 他的一身功力,既不是自己勤修苦练,也不是靠嗑药得来,而是靠修炼归一神功,从别人身上强取而来! 别人辛辛苦苦一辈子的成果,被他转瞬之间就吸取炼化,给盗走了! 这样的武功,说是神功,但其实倒像是魔功! 他自从修炼归一神功以来,前后吸取了N多人的功力,光绝顶高手,便有五位:莲花禅寺方丈释通、丐帮洪义、吴国萧修竹、玄武派肖妙清、变脸王朱亮! 今晚又吸了十几个人,炼化真气,隐隐觉得,内力修为似乎已经触碰到了一个瓶颈! 再往上修炼,就要“撑爆”了! 他如一团烈火,修炼着神功,周身丈许的空间,都荡起涟漪,让人从外看他的身影,都看不真切,如被一团清水包裹着。 引气归元! 周身涟漪消散于无形! 他缓缓的睁开眼睛。 眉头微微皱起,呢喃:“归一神功吸内力,也不能无限的成长啊!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瓶颈之上,又是什么呢?” 斗转星移。 新的一天开始,太阳破出东方地平线,向世界释放他的光热! 汪老板一早起来,到前面的店铺去,叫伙计买了早饭回来,见任我行等人还没起,心想:他们昨晚喝醉了,睡得晚,且等等! 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他们起,就有些生疑了,走到门前叩门! “笃笃笃!~” 叩了三下,门内没上门闩,被他给敲开了。 汪老板一愣。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往里一瞧,顿时一呆! 只见房里空荡荡,哪里还有人? “人、人呢?” 他懵逼了! 他很聪明,脑子灵活! 转眼之间,就脑洞大开,自我攻略: ·刺杀炎帝,何等大事! ·当然应该隐蔽隐蔽再隐蔽! ·现在,不要说敌人,就连我这自己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行踪了! ·这可真的就是“藏于九地之下”了啊! 汪老板对任盟主的谨慎十分的敬佩! ·听说任盟主修为绝巅,居然还这么谨慎! ·成功人士的成功,果然都不会是白白得来的! ·我也要向他学习,潜伏在这里,也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啊! 他却不知,他早就暴露了。 他更不会想到,他的学习对象任盟主,把来刺杀的一行人都给卖了!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任盟主是炎帝的人啊! “炎国的惊变,就在这几天了!” 汪老板抬头望向天空。 今天的天,是晴朗的天! 就像他离开晋国的那天的天气一样! 他家本是豪强郡望崔氏家的奴仆。 天下形势不对。 崔氏见机不妙,往南逃去! 将财产给贱价变卖了! 作为崔家的奴仆,他的祖父母、刚出生没多久的父亲,也被像猪羊一样的卖掉了! 天下大乱。 乱世之中,他们家获得了自由——做流民的自由。 颠沛流离,犹如无头苍蝇一样的四处避难! 祖母就在这过程死去了! 再后来,蛮人分裂,濛国瓦解! 他们成了蛮晋治下的百姓。 再再后来,晋国推行均田令! 他们家分到了田地! …… 。。。 秋闱,即乡试,在八月举行,考点在路城。 炎地区域划分,路级单位虽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是太祖为一统神州、培养人才而设计的。 其实,炎地只有两路:岭南东路、岭南西路。 正儿八经的路城,也只有两个,其他的,都是水货。 一个是岭南西路的穟城。 一个就是位于岭南东路的炎城。 只有这两个城池里,设有秋闱的考场。 秋闱共考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 从八月初八开始考。考生得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八月初七。 进入考场之后,分配考棚号房,进入号房,接下去的几天,就不能再出来了,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直到考完。 贡院提供食物。 考生也可以自带。但是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查!比如一个馒头,也会被切开成一块一块,检查里面有没有夹带什么东西作弊! 初八、初九、初十,考第一场。 十一、十二、十三,考第二场。 十四、十五、十六,考第三场。 三场考试,内容不同。 第一场,叫做明经。考的是儒家经义。 考题必出自四书五经之中。 共有三种题型:“填空”、“默写”,这两种其实不难,很容易,随便抓个考生,都能把四书五经背的透熟。 关键是第三种题型:作八比文。 而所谓的比,有对偶的意思。八比文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其题目取自四书五经。主考官选取,报送皇帝批准。 文章论述的内容不能随意发挥。每篇开始以两句点破题意,称为“破题”。然后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称为“承题”,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为起比、中比、后比、束比四部分。 末尾又有数十字或百余字的总结性文字,也称大结。从起比到束比,每组都有两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比,所以称为八比文。 八比文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