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皇帝出书了 (第2/2页)
。他们享有特权,对朝廷来说,就是损失收入了。 为了减少损失,于是乎,科举就越来越难了,功名也就越来越难得,读书人也就越来越不满,朝廷对有教无类推广教育,也就越来越消极! 从起初的积极推行,而走向了消极。 功名带来的物质利益有限,一个举人一年二十两不到,炎国举人也极有限,开朝以来累计不过2500多个。 钱不多,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功名越难得,这这份象征力就越强,身份地位就越显耀!这是无论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他们不在乎这几两钱。 在乎的是面子! 但是,对部分寒门俊才、又不去捞钱的来说,十几二十两银子也是钱,就也不少了。 不收?皇帝这么圣明,要刷名望,你不收,岂不是打皇帝的脸么? 所以,这粮,烫手啊! 高洁与周成商量了一番之后,向皇帝奏请户部下新设一个大仁库,以存这些粮,用于存恤院支出。 存恤院是官方慈善机构,安置“鳏、寡、孤、独、残”的。 这种机构,基本上历代都有,是君主仁义爱民的证明。 实质上,是个“面子工程”,是用来刷好名声的。 一般规模都极小,曾有个朝代,就在京城设立一个,安置二十几个人。拨给的支出极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炎国太祖起于贫民,坐天下之后不忘本,有爱民之心,对此很重视! 要求在各路都设有存恤院,安置“鳏、寡、孤、独、残”,规模胜过历代! 至今这项政策依旧维持着,年支出达一万两左右。京城存恤院就安置有二百多人。 刘玄看了这个奏请,心想这对我有利、会做官啊!便给准了! 。。。 皇帝交税的风波,刚过去没多久,时近年末,忽的,又一件事“闹腾”了起来,把世人震得七荤八素! 陛下出书了。 书名。 这一册书,不过五万字不到,却刮起了一阵旋风! 只因这书里的内容,实在是太过“惊天动地”了!巘戅宝来小说网戅 澄心录中的一篇文就是一则日记。 以日记的形式,陛下将心中所想展露给你看! 给人一种窥人隐私的刺激! 并且被偷窥的人,还是皇帝! 刘玄在书中很坦白。 内容涉及对太后孙曜的态度。 皇帝大婚之后,本该亲政。 但是,太后专权,不想放权,就软禁了皇帝。 这本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然而,公开的说法,是皇帝病了,不能亲政,所以由太后继续秉政。 将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公开的说了出来。对太后的不满情绪,也实诚表达! 对宫变夺权一事,也不再遮掩,公开的说了出来! 之前,此事对外是遮掩的,说法是太后病倒了、林魁与孙忠等人刺杀太后,皇帝及时赶到,将他们都给杀了。然后太后主动的把权力给皇帝了。 实际上,这套说辞,谁也不信。 夺权之后,对太后的态度,也很坦白。动过杀心,但念及要不是她,自己也坐不上帝位,于是饶她一命。 什么的的说辞,也是虚的!实际就是反过来将她给软禁了! 这些其实都为不是秘密的秘密!厺厽 宝来小说网 baolaishiye.com 厺厽 但是,皇帝亲自把这层窗户纸戳破开来,依旧震骇人心! 亲政之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大灾! 朝廷缺钱粮! 皇帝更是腹诽列代先帝的贪鄙、乱花钱、坑人! 把这些不满,都写在书中了! 仅这一点,就属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数千年来的礼法规矩,是子不言父之过,是要亲亲相隐!就是说,父母做错了,做子女的也不能说,还要帮为隐瞒! 皇帝现在带头说列代先帝的不是,带头破坏礼法祖制,岂能不震天动地?! 日记中,皇帝的一番心里活动,据实写出,认为平常就节用积蓄,以备不时之需,才是明君所为、才是天理正道!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错的就该批评、改正,不管他是谁,这样才能进步!对的就该肯定、发扬!呼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话:朕敬先祖,朕更敬天理! 坚持天理正道,并以此为依据,去批评先帝们的一些错误行为,更冲击着千百年来的传统礼法! 整治宗亲勋贵一事。 也赤诚诚的把经过说了出来。 肯定了清流要求革除宗室勋贵弊政的主张。 把太祖留下这个弊政,非议了一番,批他说是没有长远眼光,只能谋一时,不能谋长远。 宗室勋贵人口越来越多,给财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他们光吃不做事,还特么的害民,败坏皇族、朝廷的名声!真是该死!摆明了就是要整人! 攫欝攫。至于考试,是给他们的一个机会,也是为了使整他们的行为正义化的手段! 这种权术阴谋,也清清楚楚的写在了书中! 对于曹琳提出的种高产粮兴工商一事,也把真相说了出来:就是朕指使他去出头的! 朕本想自己提出来的。 但是怕出意外,自己要担负责任。 厺厽 阅笔趣 yuebiqu.com 厺厽。所以,就把这口锅扣他身上去了。 巘戅阅笔趣戅。曹琳是个忠诚啊,他任劳任怨的背锅了! 朕又觉得这样对他不公平,挺不对住他。将来新政就算出意外,只要不是他有意的,朕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 这一段内容,曹琳看到了,很是激动! 中,除了这些大事件,还有些小事情。 小事情其实也不小。 比如提到了皇后孙雯。 说她见朕总是行礼,要跪。叫她不要跪,还是要跪,不听话,真想在她屁股上打一顿板子,教训教训! 又说这规矩不对。 一阴一阳谓道,朕为阳,皇后为阴,皇后跪朕,就是弱阴,阴弱了岂不就阴阳失调了? 阴阳失调、不平衡,岂不会天下大乱? 怪不得列代二三百年就会灭亡呢! 原来从皇帝皇后那里开始的规矩就不对! 有说:“过年啦,坐等读者老爷打赏!哈哈哈!~”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