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亲自下场玩 (第1/1页)
…… 朝廷取缔了民间钱庄发行汇子! 然而,汇子给了朝廷启发。 钱荒矛盾之下,朝廷开始自己下场,印制“汇子”。 不过,不叫汇子了,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宝钞。 朝廷印制发行宝钞,起初的时候,借鉴了民间钱庄滥发汇子的经验,十分的克制。 然而,随着发展,朝廷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财政亏空。 为筹集资金,目光落到了宝钞之上。 朝廷也开始滥发宝钞。 宝钞的本质,不过是纸,成本极低,不值几个钱,几文钱而已! 几文钱的东西,哪怕是印刷出面值最小的——100文,其中也是四五十倍的利益! 更不要说印刷大面值——200文、300百文、500文、1000文(一贯)——的宝钞了。 付出几文钱的成本,就能当几百文、上千文来花,购买东西,这样的暴利的诱惑之下,朝廷也利令智昏了! 起初,宝钞一贯,值白银1两、黄金4两、铜钱1000文。 然而,随着宝钞滥发,持续贬值。 到最后,宝钞一贯,只值5文钱。 随着宝钞贬值,民间不再认可它,进行抵制,最终破产。 百姓的财富,在朝廷的疯狂的掠夺之下,大幅度的缩水,心生不满,揭竿而起,爆发民变,更令世道混乱! 时至今日,前朝翻车在前,前车之鉴之下,各国都把宝钞看做洪水猛兽一样的东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无论财政压力再怎么大,也都再没有实践过! 如果有谁提出这样的主张,还会被群起而攻! -谁提出这样的主张,谁就是jianian臣! -走这条路,就是踏马的走邪路呀! 然而,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纸币走上历史舞台,成为货币主角,是大势所趋! 刘玄把钱荒危机的这个问题,颇有先见之明的提了出来。 高洁、曹琳、梁集、周成听了,恍然大悟,这个问题,他们之前都忽略了。 然而,皇帝召见他们,开这次御前会议,其目的,当然不是为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那么,钱荒危机的问题,怎么解决? 四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炎国。 也困扰着其他国家呀! 并且,已经困扰五六百年了! 五六百年,都没找到妥善的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会儿,把问题抛给他们,立当时,叫他们四个,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就是给他们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想不到办法呀! 因为,这个办法,只能是使用纸币! 抛开了纸币这个办法,就只能是束手无策! 宫殿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朕为此,很是忧心。”刘玄看向他们,淡淡的说道。 滥发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经济带来剧烈的破坏! 反之,货币供应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货币会升值,购买力增加。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会导致人们囤积货币,投资减少(持有货币,升值带来的利益,比肩投资带来的利益,甚至还要大,那么,为什么还要去投资?);消费减少。 货币流通降低! 所谓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 投资、消费都减少,经济还怎么发展? 经济会走向凋零! 全面衰退! 还会带来社会问题! 投资减少,就意味着岗位减少。 岗位减少,就意味着就业减少。 就业减少,就意味着失业增加。 古代的钱荒危机,实质就是通货紧缩危机。 在这个危机中,货币会持续升值。 因此,百姓养成了一种囤钱习惯。 [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货币发行,刘玄是要紧抓在自己的手里的。 因此,也不暗箱cao作,把这个问题交托给别人,让别人去提出来。而是自己亲自下场,把问题提出来了! 四人连忙起身,跪倒说道:“臣等无能,请陛下责罚。” 刘玄神色忧虑,说道:“唉,这哪里能怪你们?数百年来,聪明的人不知多少,都没能解决这么问题,朕岂能苛责你们呢?要是苛责于你们,岂不是昏君暴君?都起来坐下吧。” 四人都道陛下圣明,谢恩起来,又坐了回去。 心里都有了明悟:陛下把我们召来开御前会议,提出这个问题,又不要求我们来解决问题,那么,显然,陛下十之仈玖已经有了主意了!惭愧啊,为人臣子的,不能为君分忧,反倒要君父自己想办法!真是令人羞臊呐! 又想:也不知陛下想到了怎样的办法?! 刘玄并没有急着说出办法,而是继续说问题。 “工商发展,制造器械,势必对铜铁需求高涨,”刘玄道:“这又会加深钱荒危机!” 工商发展,机器设备什么的,需要用到铜铁。 有限的铜铁,用于制造这些,那么,对于用于货币方面的,自然会产生压力! 钱荒危机,会更加大! 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商经济的关键! 主忧臣辱。 四人又要起身跪倒请罪,刘玄望向他们,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笑道:“不要动不动就跪,跪又解决不了问题!” 四人无奈,只得坐着。 “臣(等)惭愧呀!” 他们只能这么说! “朕殚精竭虑,反复思考,可也想不出完全之策,”刘玄淡淡的说道,“权衡之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四人恭顺的听着,他们知道,陛下已经有了决断,要说自己的主张了! “这个办法,就是使用宝钞。以宝钞取代铜钱金银。” 四人神色,都不由的一变! 高洁本能的想说话,想反对! 刘玄望向他们,目光落在高洁身上,说道:“当然,朕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除了这个办法,还能有什么办法?” 高洁嘴唇微动,又闭上了嘴,忍住了心中的冲动,没有冒出头来反对!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刘玄的目光,从高洁的身上移开,扫了其他人一眼,“前朝宝钞失败,关键就在于滥发。我朝要引以为戒,不能再犯。宝钞之印发,必需慎之又慎!” 高洁心头微微一松,嘴上说道:“陛下圣明。” 心里却仍旧担忧。 现在慎重,以后呢? 陛下以后会不会坚持呢? 以后的皇帝,又会不会继续坚持呢? 万一也利令智昏,滥发宝钞,那该怎么办? 曹琳心动,他更关心,这件事由哪个衙门去办?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