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摩斯密码 (第2/2页)
像有点明白了什么。 却这时,原本不过几十米长的小石桥蓦然被无限拉长,一种极为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几人正在怀疑这感觉的突如其来是为什么,却之前逼仄在空间内酷热无比的火意荡然无存而消散,低头一看,却见原本冒泡子的火山蓦然消失,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却是一幕怎么也想象不到的。 金元宝咋咋呼呼的“你们看,你们看!” 只见在石桥下,原本应该是火山岩浆的奇景,却为一片水银海替代,在水银海中,一只巨蟒正大发雷霆,身上有多处为枪弹击伤的痕迹,显得十分狼狈,而其本尊似乎也有滔天怒火,又没找到始作俑者,因此正在憋气不已,将尾巴在水银海中扫来扫去,一个巨大的银色浪花打来,正好落在窝瓜的身旁不远处,窝瓜吓了一跳,差点从桥上摔下去。 “是那条大蛇,是那条大蛇!” 李绿蚁将窝瓜扶起“窝瓜,你冷静点,我们现在早就已经不在那里了,哪里来的什么大蛇,你好好看清楚,这不是眼前真正发生的事情!” 窝瓜醒悟的四处看来看去,发现那银色的滔天浪花果然只能有限的升起,却不能碰触到自己,当即有些放下心来,紧接着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胸脯rou颤了好几颤。 不过说也奇怪,如果这是看岔了,总不可能所有人都看岔了吧?刚才那暑热之意难道也是心理作用? 李绿蚁有些怀疑的看向窝瓜,却见窝瓜的眉毛与头发还好端端的,根本就没有发生任何的蜷曲症状,当即大惊,黑眼镜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难道我们刚才经历的所有一切,都真的是先入为主的幻象吗?” 卓子衍后至赶来“什么幻象?” 金元宝再用手指着前面,但见前方不远处,绕过那一片水银海,竟然是几人来时的那一条死亡通道,再往前时空骤然好像扭曲了一般,又呈现出别的样子。 此地不可久留! 几人连忙往前跑去,而刚才在岸边发现这条石桥不过几十米长,却奔跑了五分钟还没有到头,不由现场气氛又无端诡异起来。 一条宽细不过两三人并行的石桥下,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景象? 而远处此时陷入了一片黑暗,之前看到的那玲珑塔也不见了,似乎藏在黑暗里,好似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野兽,虎视眈眈随时随地准备咬你一口。 此后所遇见的每一条墓道、墓门、甬道、左右耳室、前后室、回廊等,都是几人一路走过的地方,这些事情都还历历在目的发生在前不久,现在却在几人的脚底板下,好像是在刺激几人的眼膜一般,令人惶恐。 越看越起鸡皮疙瘩,金元宝的心理素质虽然愈发强大,但是在面临这种事情,还是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窝瓜,你在后面叽叽咕咕说什么呢?” 卓子衍轻笑一声“我听见他好像在背《三字经》,但是他只记得两三句,所以颠来倒去都是那几句。” 李绿蚁忍不住的“窝瓜,你真的怕此地有邪祟,也该念《金刚经》之类的,念《三字经》有个什么用?难道你求财的时候要拜灶王爷,而你求子的时候却去拜财神爷吗?” “你懂什么?孔孟圣人的圣明之气,自能镇压一切邪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李绿蚁抬了抬眼皮: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窝瓜只会被《三字经》,什么《莲华经》《宝华典》之类的,他压根就不会。 金元宝只注意了李绿蚁的口气就知道他猜对了:该死,我讨厌第六感。 再走一会卓子衍有点镇不住的“难道这条路是错的?” “不会,那白江秋之前不认为我们能选择正确的路,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提示,因为这条名为‘过去’的路,本身就不会有人轻易去选,要猜测也是‘现在与将来’,而最后得到的答案也是这条路,如果真的有事,按照那白江秋的说法,我们会粉身碎骨,但是现在我们只是陷入了一种不知名的诡异状态中,还没有出现生命危险,所以——” 李绿蚁虽然是这么说,但是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到底有没有危险他也不知道。 却脚底下的情景真的是自己的一路走来,而当走了千米之后,脚下的经历过的历历在目,忽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尽的黑暗,本来也以为黑暗便是答案,谁知在须臾的黑暗之后,一切又颠倒重来了! 可恶! 到底这是什么情况? 见李绿蚁有点沉不住气,黑眼镜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沉声的“别慌,对手是赖布衣,无论他是自愿还是被迫,这都是他的手笔,你越是慌乱,越是会掉入他所设置的陷阱中,镇静。” 李绿蚁听完奇迹般的平息躁动,镇定下来:想想,想想,李绿蚁,你一定能想出其中的关窍,对手虽然是赖布衣,但是这到底是为什么? 金元宝鼻子一疼,撞到了忽然在前面停下的李绿蚁,有点埋怨的正要说话,被黑眼镜捂住嘴巴“别打扰他。” 卓子衍眼光闪闪,李绿蚁心念如海:为什么,这条路一定是对的,但是到底为什么? “至于这里的过峡风水,怎么说——平稳无奇,不伏不退,不吉不凶,你非要问我风水如何,只能说此地布置在‘过峡’所设中,就算是个不好不坏吧。” “那就奇怪了,这好端端的,所修的东西如果不是用来防贼的,就是用来给自己添光添彩的,这里看起来费了很大的功夫,如果搞了半天就搞出来一个不好不坏的东西,那还费这个劲干嘛?” “说实话,鄙人胆子很小,之前初来乍到,看到这大门也不敢打开,先去开扇小门看看状况,这也正好探出了你们,实在也是鄙人之福啊。” ………… 这些曾经发生的事情片段,在李绿蚁的脑子里迅速练成一条线,在电石火光之间,李绿蚁乍然睁开眼睛:原来是这样,自己明白了! 转头看向几人“你们可知,明孝陵?” 有一种在风水之中占据了十分特殊位置的陵寝,采用的是上下宫合一,而这样的陵寝,便开明清500年帝王陵寝规制之先河。 唐、宋皇陵,采取的是上、下宫制,地上的用于祭己的献殿就是上宫,地下安放棺椁和随葬品的寝宫就是下宫,是皇帝的魂魄饮食起居之所。这种上下宫制度强调的是墓主的灵魂,能够像生前一样继续受到臣民的顶礼膜拜,并继续奢侈豪华的生活。 而孝陵为了突出皇权,将上下宫合为一宫,在陵前建造长城明楼,并按照皇宫格局,采取“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布局模式,所有的建筑,都完全按照儒家礼制的要求,采用中轴对称的布置,前后呼应,左右对称,均匀和谐,从中轴线由南往北,由低到高,还层推进,最后到达地官之上的宝顶,也称宝城,从而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孝陵开创的这种陵寝建筑的新规制,被其后的明代北京十三陵所沿用,只是将神道合而为一,由十三座陵寝共用;而清东陵、西陵也是完整地继承了孝陵的建筑形制,从这一点看,明孝陵开创明清五百余年帝王陵墓之先河,正与朱元璋开国之君的地位相得益彰。 金元宝咽了口口水“你是说,这里是明孝陵吗?” ………… 李绿蚁无奈的“不是,我的意思是,这赖布衣设置的方腊墓xue,就是属于那一种特殊的形式,方腊是北宋末年的人,这种陵寝的设置在北宋末年是十分盛行的,这样的考虑是在情理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