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刑天 第八章 伐金(二) (第2/2页)
人相继降蒙。 独吉思忠逃到浍河堡,会和完颜承裕部,再次集结四十万“精锐重兵”迎击蒙胡。 当然了,对于大金此次集结兵力的多寡问题,大家一直是争议不止的。或许独吉思忠、完颜承裕真的有四十万大军,但其中恐怕多数还是所谓的屯戍军卒,其实就是临时抓来的民壮、罪囚,这些人又能有甚战力可言? 何况险峻要地丢失,此前连战连败,已经军心涣散、士气低迷? 要说大金真正的士卒战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然也不会揍得南朝满地找牙。但是他家底子穷,养兵少啊。所以完颜承裕就对作者“四十万精锐”的人云亦云数据非常不满。 说特么你给俺四十万精锐啊?不过集结了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我大金“千户不盈百”明白不? 吕轻侯这货居然也跳出来附和说,二次卫国战争时你大金出兵九万,其实精兵不过三万,那时就敢号称三十万。所以这次四十万已经相当诚实了。 作者又能怎么说,话说这俩货都在写作大纲里呢,也不能把他们说灭就灭了,先忍忍吧。吕轻侯是男猪之一,俺拿他没辙。不过小样你完颜成裕也敢嚣张,哼哼,提前几集下架你还是可行的。 其实即便是金国全盛的金世宗时代,金国的真正战卒也才十七八万人。到了小皇帝完颜璟后期,甚至到卫绍王初年,大金真正的精锐悍卒不会超过十四五万。 开禧议和后,两淮之地因为吕少安的“安丰租地”,固然省了大金不少兵力,但是唐、邓、汉中一代,大金国至少还要两三万的精兵守备,西夏方向也不能空着。加上辽东耶律斯不、蒲鲜万奴等作乱,东路军驻防能少了吗?还有中都、河间一带,大明又怎么说?三万驻军要不要? 这么计算下来,大金能放在河北、河东、漠南直面蒙胡的战兵至多五六万。至于那些其余的所谓“屯边兵”,真的有还不如没有呢。独吉思忠、完颜成裕就这么点家底子,想要和十余万风头正劲的蒙胡大军掰手腕、闹摩擦,那的确势单力薄了不少。 双方在浍河堡激战了三天,铁木真成吉思汗亲率三千精骑突阵。此战金兵军心涣散,死者蔽野塞川,伏尸百里,独吉思忠战死。 “承裕丧气,不敢拒战,兵大溃。承裕仅脱身,走入宣德。枢密院遂有断语:金之亡,决于是役。”《大明史》 “郭宝玉举其军降,归于木华黎麾下从征,献定中原之策。郭宝玉,字玉臣,华州郑县人,唐中书令子仪之裔也。 金人以独吉思忠、完颜承裕阻兵野狐岭,会木华黎军至,败其众。思忠败亡,宝玉举军降蒙。华黎引见铁木真,问取河北、河南之策。 宝玉对曰:中原势大,不可忽也。可分兵偏师抄掠河北、河东,诅其民力,激其民乱。其二西南淮西、荆襄之地,如今又有三国纷争不息。设今大汗若得潼关,宜分兵再取淮西、河南之地。然后主力围城中都,臣以为不过三年,则中原必得靖安焉。 于是颁条画七章,铁木真壮其言,授其抄马都镇抚。又指大将哲别与郭宝玉结为安达。复以为其靖安中原之策可行,赐别名郭靖,尊河北大侠。”《大明史》 “八月,郭宝玉等人引蒙胡中军速不台部沿怀来、昌平东进,主力进克德兴。期间郭宝玉多有游说旧日官僚朋佐,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君等何必为鲜卑之余孽守忠?而今两胡相争之际,吾等何不假漠北实力,解民倒悬,复我汉家衣冠,不亦可乎? 由是,河北、河东之地尽入蒙胡。速不台乃兴而屠城,宝玉不能复制也。”《大明史》 此后,蒙胡大将哲别再破居庸关,金军元帅左都监奥屯襄战死。九月,中路蒙胡大军围攻中都,抹撚尽忠力战不敌,退守城中。 其后蒙胡扫荡河北、河东,连破奉、净,又遣降将刘伯林、耶律秃花等征讨、招降山后诸州,连下武、朔、忻、代诸州。 蒙胡这一战之迅捷,不但金国兵败如山。大明枢密院也是措手不及,而且惊恐不已。因为蒙胡人是屠城的!大军所到之处,地方立刻残破,盗贼四起。蒙胡根本不要中原的庄稼、百姓! 蒙胡要的是牧场、牛羊、金银珠宝,要的是发泄仇恨,要的是屠戮生杀带来的快感!就像他们在漠北草原上一样。只不过那时他们杀的是自己人,现在杀的是中原人,有啥不同吗? 不就是人更多一些罢了,那就继续杀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