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西游降魔 第三章 灵台方寸山 (第2/2页)
缘道。 “大能既然来了,又何必如此心急离开,不如你我论道一番,也让我那新收的徒儿听些造化。”须菩提祖师提议道。 “如祖师所愿。”应缘也不好拂了须菩提的面子,应承了下来,索性也不是什么大事。 须菩提祖师对着虚空一抓,孙悟空立刻出现在两人身边。 “师父。”孙悟空有些懵,刚刚还在观中,此刻却出现在了山林之间,见对面的须菩提祖师,立刻作了个礼。 “为师要与这位道友论道,你且在一旁听着。”须菩提祖师道。 “是,师父。” 孙悟空瞥了眼应缘,心下好奇,这人是谁,如此年轻,却能与师父论道。 “道友,请。”须菩提做了个“请”的手势。 应缘在棋盘上落了一子,度人经脱口而出。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上开八门,飞天轮转。罪福禁戒,宿命因缘。普受开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闻诸天。” 孙悟空听闻此言,只觉瞬间脑内清明,心中杂念全无,有袅袅道音萦绕耳边。 须菩提细细品味一番,而后落下一子。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应缘停顿半晌,再落一子。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须菩提祖师落子。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应缘所阐乃是《度人经》妙文,而须菩提祖师所道乃是《大品天仙决》。 无上经文的大道交织,孙悟空的眼中逐渐褪去了山林之景,在他面前,只见宇宙洪荒,天地玄黄。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道音止,异象息,三花聚,五气朝。 论道之间,须菩提祖师已经将大品天仙决悉数传授给了孙悟空。 孙悟空心神震撼,不能自己。 再看面前那棋盘,上面落满了黑白分明的棋子,却是谁也不能压谁一筹。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悟空,为师与道友在此论道,已经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你我师徒的缘分也到此为止了,你且下山去吧。”须菩提祖师说道。 孙悟空还沉浸在那旷世道音之中,听闻此言,宛如大梦初醒,猛地抬头,却已不见那棋盘左右的对弈身影, 孙悟空忙飞身上空,扫视四周,山还是那个山,只是已然不见半点斜月三星洞的踪影。 心神恍惚之间,孙悟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去了那斜月三星洞,拜了须菩提祖师为师,还是一直只是在林中,遇到了两位仙人论道。 十八年,真的过去了十八年了嘛?孙悟空打量着身上的衣物,风吹日晒,雨打雪覆,已是破烂不堪。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孙悟空离了灵台方寸山,向着东方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了华山,想起当年华岳三圣母的指点之恩,想亲口道一声谢,便从云间落了下去。 来到近前,却见一道熟悉的俏丽身姿。 杨婵坐在桃花林中,身穿那身熟悉的淡鹅黄衣裙,在她的对面,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手中捧着书籍,正在读着上面的内容。 孙悟空心中一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这华岳三圣母却是连孩子都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