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付之一炬 (第1/2页)
李倓提着酒来到了平成王府。 他自己不喝酒,所以家中也没有藏酒。最后从一位朋友家里要了一坛窖藏老酒,这可是李倓腆着老脸去要的。 李乘昭正在王府内与严东集比武。两人都是使剑之人,并且都是剑中高手,彼此之间的剑招却是各不相同。 严东集是凌厉厚实,剑法之中自有一股磅礴大气的剑势。而李乘昭则是飘逸灵动,剑法讲究迅捷与多变。 二人彼此对拆了上百招仍分不出胜负,甚至连短暂的谁占据上风都不能。 其实,严东集的内心一直都很疑惑。自己出身江湖草莽,凭借着无数次生死决斗,摸爬滚打之中才练就了一身技艺,成就了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头,这自然不奇怪。 可李乘昭却是生于皇家的皇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皇宫内院中长大。顶多也就是在弘武馆学个强身健体之术,可这一身出神入化的剑法究竟是哪里来的,直到现在都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李乘昭从没说起,严东集自然也不会去主动询问。 到最后,还是李乘昭率先认输。 “不打了不打了,这样打下去天黑也分不出胜负。我们还是留点体力,去对付晚上的尸人吧。” 此时,李倓才敢说话:“王爷,严大侠。” “哟,李大人,可真是稀客啊,你一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我的王府?” 李倓提领了一下手里的酒坛子:“下官素闻王爷喜爱喝酒,特地从朋友那要了一坛窖藏老酒。虽不是什么名酒,但却是我朋友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酒,味正香醇。” “李大人,你果然懂本王。” 严东集见状收起剑直接离开了院子,给他们俩留下足够的空间。 两人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对坐而下,李乘昭道:“李大人,快把酒拿来给本王尝尝。最近忙碌得紧,可是许久没沾过酒了,更别说窖藏了二十年的老酒。” 一听是窖藏了二十年的老酒,李乘昭的眼睛都放出了光芒。嗜酒如命虽不至于,但好酒喜美女的传闻却是不假。 看着李乘昭期待不已的样子,李倓知道自己猜对了,这位平成王果然是好酒如命。 李倓为李乘昭倒上一杯酒,李乘昭拿在手里轻轻用鼻尖嗅了一番。 “嗯,不愧是窖藏了二十年来的老酒,还是用特种的红茎高粱酿制而成,这可是最地道的西南高粱酒啊。” “王爷满意就行,下官还担心这酒王爷看不上呢。” “不过奇怪的是,本王听闻李大人从来都是滴酒不沾的,今天怎么会主动上王府来找本王喝酒?怎么,李大人最近也开始转性了吗?” “既然王爷都说起来了,下官也就直言不讳了。”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本王不喜欢你们文人的那套弯弯绕绕,诸多的繁文缛节。本王是武将出身,还是喜欢直来直去的好。” “其实,下官早就想找个时间与王爷这么小酌一两杯,说上几句贴心话。可自跌马县尸人爆发开始,一直到大邑城如今成为受困之城,一路上凶险万分,危机不断,寻不着机会。眼下时局方才稳定了几分,这才有闲暇之余来找王爷叨扰几句。” “哦?可据本王所知,李大人一直是不太待见本王的!” 李倓苦笑一声,举起酒杯:“王爷此言不假,实话实说,在刚得知陛下把江州归为王爷的属地之后,下官心中的确颇有微言,觉得王爷就是来阻碍本官治理江州的,或者说陛下此举是来考验下官治理能力的。毕竟那时的王爷在京城之中的名声并太好。” 李倓说得倒挺十成,不过对于这一点,李乘昭倒是看得很开,毕竟在有很多的人都对他都是这样的认知,他已经习惯了。 “可是这一路走来,下官亲眼见证了王爷的胆识,武功,谋略与仁义,皆是一等一的人物。下官是一等一的钦佩。是下官浊了眼,此处,下官先自罚一杯。” 说完,李倓一口喝下杯中全部的酒。由于喝的太快,加上之前从未饮过酒,喉咙只觉得辣的出奇,辣痒难耐,让他止不住地咳嗽。 此情此景倒把李乘昭给逗笑了:“我说李大人,这可是二十年的老酒,就算是本王也不敢你这种喝法,小心一口气夯过去了。你从未饮过酒,不必勉强自己,有话直说就行了。” “好,下官就借着这股酒劲,一口气把心里话都说了。这死灵蛊虫突然出现在江州,是偶然还是阴谋,眼下无从得知,也无暇去调查。如今江州意识危卵之势,除去少部分县城,几乎都已沦陷,死伤百姓数以万计,损失的财产更是无法估算,这是下官身为节度使所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往日,下官当进书陛下,辞官请罪。但眼下时局动荡,并未稳定,所以下官只能腆着老脸继续在这里,为的是能够尽量将功补过。” 李乘昭看着李倓,也是一杯酒下肚。这酒果真是辣的的出奇。喝下去之后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火焰仿佛要迸发出来,酒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李大人你也勿须自责。死灵蛊虫乃是产自吴越的邪物,无论是巧合还是阴谋,换任何人来都无法阻止它的扩散与蔓延。说实话,本王原本也不喜李大人,这并非是针对李大人,而是本王一向对你们这些文人出身的官员没什么好感,尤其是朝廷上见多了那些只会动动嘴皮子的内阁官员,整天找这个人的毛病那个人的确定,唯恐这朝局不乱,于朝不益,于国无补。” “下官惭愧……” “不过,同样本王也是经过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改变了对李大人的看法。” “下官愿闻其详!” “你身上虽然也有文人的迂,但却不腐。作风上据本王观察,算得上是两袖清风,不然你的家底也不会那么可怜。尤其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面前,居然有文人少见的忠勇风骨,且真心为民为百姓,可以说,作为一名节度使,你是合格的,更是超格的。完全可以忝居庙堂内阁,协助父王处理国家大事,比内阁那群昏庸傲慢的老头子好多了。” 没想到李乘昭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李倓听了这话,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