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本想低调_第二百六十三章 又又一个爆炸性消息!(万字求月票,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又又一个爆炸性消息!(万字求月票,求订阅) (第1/5页)

    庄严肃穆的朝殿。

    一片死寂。

    群臣持续呆滞,还没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最后的赢家会是武三思?

    那可是储君啊!

    过往陛下在立储方面态度模糊,举棋不定,朝野谁也不敢提及这个极度敏感的话题。

    没太子就没太子呗,只要最后能挑选出让朝堂满意的人选就行。

    却不曾想最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

    忽略儿子孙子,却偏偏选择侄子?

    实在是昏聩!

    霎那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满殿文武皆将目光投向狄仁杰。

    狄公乃百官之首,威望隆高,只要他挺身而出,大家便跟着附和。

    坚决反对!

    就算下了诏书,朝堂不执行旨意,武三思这太子绝对做不成。

    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距离最近的武三思,惴惴不安地用眼角余光观察着狄仁杰。

    李显和太平惶恐不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满堂文武身上。

    皇帝旨意,只要所有官员抗拒,那就推行不下去。

    迎着无数道期盼的目光,狄仁杰咽下喉间叹息。

    他不确定陛下策划的计谋会不会生效,武三思真有能力镇压中山王?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可在强势的中山王面前,武三思远远称不上猛虎!

    但眼下这就是最好的权谋,既削弱中山王,又能为真正的储君扫清障碍。

    殿角的青铜漏刻仍在不急不缓地滴落着,群臣眼神渐渐黯淡。

    沉默,也是一种答案。

    诸多臣子勃然大怒,到了这个地步,还在谨守明哲保身之道,不感到羞愧么?

    你这个缩头乌龟!

    武三思僵硬的肌rou慢慢放松,心中暗道:

    “老东西还算识相,本太子断然亏待不了你。”

    这时。

    兵部尚书姚崇站了出来,他神情凛然道:

    “陛下,东宫之位乃国本,稍有不慎,恐会动摇社稷。”

    武则天目光古井无波,字正腔圆道:

    “朕经过深思熟虑,为苍生社稷挑选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储君。”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异常坚决。

    带着不容置喙的帝王威势!

    李显脸色遽变,先是涨红,随之铁青。

    这句话就如一巴掌,狠狠地落在了他的脸上!

    又疼又怒,满心的绝望不甘,几乎无法言喻描述。

    这就是他的母亲啊!

    姚崇满腔愤怒倾泻而出,高亢着声音:

    “敢问陛下,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看着义无反顾的姚尚书,群臣心一横,纷纷出列。

    “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声音如汹涌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响彻在朝殿。

    武三思脸色难看至极,他冷着眼,将这些人记在脑海里。

    尤其打头阵的姚崇。

    入主东宫第一件事,就要让这个腐儒滚出朝堂,接着清洗这群不知敬畏的蝼蚁!

    胆敢与本太子作对?

    武则天甚感欣慰,凤脸却依旧冷漠。

    激烈的反对声中,陡然出现不合时宜的声音:

    “梁王性子仁厚,宜为储君。”

    轰!

    轰!

    犹如晴天霹雳,朝殿声音戛然而止。

    群臣目露骇然,死死盯着缓步出列的崔玄暐。

    武则天凤眸笼罩寒霜,竭力控制心中的滔天怒火。

    又是这群附骨之疽!

    江山社稷的毒疮!

    崔玄暐眼神没有波澜起伏,直接表明态度:

    “东宫之位,没有谁比梁王更合适。”

    世家领袖发话,刚刚还选择性沉默的世族大臣,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七嘴八舌的附议。

    在他们看来,政治局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张巨蟒起兵造反。

    可此獠不按常理出牌,竟然选择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

    就在他们失望愤怒的时候。

    转机出现了。

    武三思入主东宫。

    如此荒唐可笑的决策,绝对会导致朝堂震荡,进而波及社稷。

    越乱越好啊!

    那世家就能借此垄断执政,掌握天下资源,甚至控制皇帝,让皇帝成为傀儡,成为门阀望族的代理人!

    武三思眼底的兴奋之色都快溢出来了。

    他知道,储君之位板上钉钉了!

    群臣见状,暗叹一声。

    没想到助武三思一臂之力的,竟然是门阀望族。

    要想废掉立储诏书,唯有朝堂所有人联合起来抵触。

    而如今,已经有人倒戈了。

    武则天神色晦暗,语气冷硬道:

    “善。”

    狄仁杰瞥了御座一眼,似乎能感受到陛下复杂紊乱的心境。

    满殿安静下来。

    再愤怒不满的大臣,也偃旗息鼓了。

    已成定局的事情,难道还冒着得罪太子的风险,去做无谓的劝谏?

    “政事堂负责起草立太子诏书。”

    武则天面无表情说了一句,而后目光看向武三思。

    群臣也将目光对准武三思。

    随便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做结语,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武三思兴奋不已,恭声道:

    “陛下,臣准备了三个提案。”

    满殿大臣瞬间愕然。

    这个时候,说一些君臣相得益彰,不负社稷苍生的场面话,再描述一下此时此刻的情绪心境,不就完事了?

    搞什么提案,你脑子是不是被驴给踢了?

    武则天目光冷厉,重重“嗯”了一声表达不满。

    武三思置若罔闻,高声道:

    “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

    “臣建议,出母亦需守孝三年!”

    声音铿锵有力,好似金石作响。

    可是满殿朝臣在听到这句话后,议论声已是轰然大作!

    古礼规定,子为父服丧三年,为母服丧一年。

    二十年前,陛下还是皇后时,就贯彻了一项政策。

    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这政策打破了社会不公平的服孝制度,明显提高了女权地位。

    如今武三思依葫芦画瓢,准备效仿。

    出母是什么呢?

    那些被父休弃的生母,遵循礼法原则,根本就不需要服丧。

    武三思这个提议非常聪明。

    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地位,搏取陛下欢心。

    另一方面,隐晦表达一颗孝子之心,臣虽然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