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武则天推波助澜 (第2/2页)
,齐齐冷汗直流。 这二愣子真敢说! 一些年轻官员听完有些激昂,群情汹汹,情绪互相感染,却不敢出声响应。 上书死谏? 武则天冷笑一声,大叱道:“将此人发配岭南,终生不得启用。” 御史脸色铁青,愤愤不平道:“臣所言,陛下莫非无动于衷乎?” “斩!” 御座上响起冷冽的声音。 略显死寂的朝堂氛围,在这一刻,像是激荡起汹涌的暗流。 每个人沉重的心情都难以平复。 直接斩杀这个御史,看来陛下的决心非常强,没人可以规劝。 金吾卫将这个倒霉御史连拖带拽,群臣垂首不语。 义士! 吾等将你铭记! 武则天扫视着大殿,轻描淡写道:“谁还要弹劾神皇司,继续!” 殿内无人再出声。 一时有些安静。 “陛下,臣弹劾……” 一位头发稀疏的老御史出列。 群臣讶异万分。 有一个不怕死的就够震惊了,还前仆后继? 武则天眉眼寒霜,冷冰冰道:“你确定要弹劾?” “臣食国禄,便要为君分忧!”御史彭黎正义凛然。 武则天杀心再起:“讲!” 众目睽睽之下,彭黎朗声道:“臣弹劾礼部侍郎崔挹长子崔湜,此人曾写文章讽刺陛下。” 群臣愕然。 画风也转得太快了吧? 武则天有些措手不及,收敛杀机,缓缓道:“崔挹,你来自辩。” 一个美鬓中年男子快步出列,急声道:“请陛下明察,这绝对是污蔑,犬子万万不敢讽刺陛下。” 彭黎:“有人状告至御史台,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臣建议陛下彻查。” 话音落下,就有不少御史出列,纷纷弹劾崔湜。 其余大臣默契的看热闹,静观其变。 突然集体弹劾博陵崔氏,其中绝对有猫腻。 狄仁杰始终保持缄默,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张柬之。 崔挹怒发冲冠,戟指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且拿出证据。” 彭黎反唇相讥:“我等作为风闻奏事的御史,不需要证据,既有嫌疑就要弹劾!” “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端,岂容尔等污蔑!” 崔挹猛一甩袖,转头看向武则天,郑重道: “请陛下下令三司会审,查查犬子是不是包藏祸心。” 在他看来,自家儿子绝不会如此愚蠢,所以为了自证清白,甘心接受三司会审。 不少大臣暗自敬佩,瞧瞧,这就是门阀士族的气度! 这就是门阀的自信! 狄仁杰轻叹一口气,这圈套连崔挹性格都算计进去了。 崔侍郎,你是把你儿子推向深渊呐。 武三思目光带着隐蔽的得意,本王一出手就是顶级谋算,诸葛孔明不过如此吧? 殿内。 彭黎没有跳出来反驳,却是朝御座恭声道:“微臣无异议。” 随后退回班列。 侍立在群臣中的崔友仁双眼一眯,他总觉得不对劲。 弹劾侄儿的痕迹太刻意了。 恐怕有阴谋。 武则天冷眼旁观,藏在幕后cao纵之人,想跟朕玩政治手段? 朕这一生,玩诡计就没输过。 朕不仅不会阻止,而且还要推波助澜! 武则天盯着崔挹看了片刻,笑道:“好,便依爱卿所言,大理寺先将崔湜收押,三司尽快证明崔湜的清白。” 武三思等人面露喜色,只要崔湜进了司刑狱,那张巨蟒身上的脏水就洗不掉了。 狄仁杰目光有些漠然,这几个同僚有够糊涂的。 让张易之跟五姓门阀斗,岂不是正合陛下的意? 陛下登基开始就在打压门阀士族,扶持天下寒门。 而这回,陛下正好有机会派张易之冲锋陷阵。 “散朝!” …… 御书房。 武则天抿一口糖水,喜怒不形于色:“呵呵,跟朕耍阴谋,武三思翅膀硬了。” “婉儿,让梅花内卫十三过来。” 上官婉儿神色有些凝重,领命而去。 梅花内卫是陛下豢养的一批女武者,成员有三十六人,每个人小腹处都有梅花刺青。 武力一般,但擅长隐藏和刺杀。 十三就是冷宫掖庭的一个洗衣宫婢,上官婉儿曾偶然接触过她。 至于其他人,她就不甚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上官婉儿推测,等神皇司成立,陛下就会将这些梅花内卫就会并入神皇司。 接受张郎调遣。 不多时。 一个身材纤瘦的宫婢走进御书房,恭敬跪拜: “十三参见陛下。” 武则天看了眼她,淡淡道:“夜间去一趟司刑狱,看看崔湜怎么死的。” “算了,不劳烦他们了。”武则天又摆摆手,指着御案上的玉盘: “你亲自去杀崔湜,用这根簪子。” 赫然是上次张易之朝殿杀兄的凶器! “遵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