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西川少主 (第1/2页)
西川五郡,自古便是大虞帝国的属地。 它位于乾化山西侧,与庆国隔江相望,西至青玉关,北连草原。三山环绕,一江相隔,因有困龙之像,又称盘龙谷。 起初,西川本是蛮荒之地,居民尚不足十万,并无郡城之分。 在百余年前,初代西川王争夺大虞皇位失败后,被流放至西川境内,受封西川王。历经数十年励精图治,渐显兴旺。 至第三代西川王时,西川渐有一国之象。当时的大虞皇帝十分震怒,出兵二十万讨伐。西川拼死抵抗,最终仍败,后被分设五郡,又移民三十万,以稳固同大虞帝国的联系。 此役之后,西川王一脉折损大半,威望和势力大不如前。至第六代西川王时,仅剩一支孤脉,又因始终没有子嗣降生,万名不安,由此西川乱象大起。 九年前,南山郡遭遇大旱,民众十不存三,匪盗四起,祸乱相连的其余三郡。 第六代西川王李睿才不顾病体加重,亲率两万兵将前去清剿。大战三月后,盗匪非但没有清除,反而越来越多,又因损失数千人,战力受损,被迫撤回中山郡稍加休整。 一日,他便服出行中山南城,偶遇一位名叫谷灵韵的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见他机警过人,又通达事理,极为喜欢。 二人相邀交谈时,偶然提起南山郡之事,少年敬献一策,西川王李睿才思之再三,决定采纳。 而后,聚其余四郡之存粮,补南山郡之空缺,收纳流民,小惩盗匪。仅仅两月之后,南山郡便重归稳定。 西川王李睿才重回中山郡后,想邀少年同行,但被婉言拒绝。他怅然而归后,听从夫人建议,决定亲自探查少年的顾虑。 少年来自南山郡,亲族皆亡。辗转至中山郡后,受到一位老翁的接济,才有幸活了下来。他为报老翁活命之恩,故不愿远离。 西川王李睿才再次邀请少年,并允许他带上老翁和他的孙女后,少年才接受了西川王的邀请! 次年,少年建议开凿沟渠,活络五郡。 西川王采纳后,亲自处理此事,少年辅之。后因身体不便,大权渐渐交给少年,并定下约定。 一年后,少年如约达成,返回复命。西川王大喜,任命少年为王府执事,总揽王权。 少年不敢懈怠,日夜cao劳,先是减少赋税,重赏开荒拓田,稳粮价,鼓励商贸,民众渐渐富裕。之后,又替西川王李睿才组建黑卫军,卓然成效,不仅扫除了五郡的山贼流寇,又数次击败草原蛮族,彻底稳定了西川的局势。 少年之大才,深受西川王李睿才的喜爱,收为义子。此事一出,万民欢喜,争相传颂。 而这位刚过双十年华的少年,便是西川少主——谷灵韵。 。 站在戚子合面前的英俊男子,便是谷灵韵。 他虽位高权重,但待人颇为和气,从不苛责,极少动怒。身为他的下属,非但不会紧张,还会倍感亲近。 目送客栈掌柜走远后,戚子合转向谷灵韵,苦笑着略带抱怨的道:“主公,你身处险境,委实不妥,还请以自身的安危为重,尽快返回西川吧!” 谷灵韵爽朗的笑了笑,很是自信:“哈哈,我也时常锻炼武技啊,虽然不如你们那般精湛,但寻常三五人也别想近身呢!” 站在他身后的一位健壮的红脸大汉,也稍显不快的嘀咕道:“他明着劝慰主公,实则是嫌弃我呢!” 戚子合早就注意到了靠后一些的红脸大汉,急忙告歉道:“杨方,你可是误会了!你的武技出类拔萃,远胜他人,这是公论。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真要是出了变故,仍会让主公置身险境啊.......” 名叫杨方的红脸大汉刚想说些什么,却被谷灵韵率先打断了。 “你们就不要为了这等小事,多做争吵了!我们还是进屋,尽快谈谈正事吧!”谷灵韵抬步走进侧间。 杨方进门后,随手关门。然后便斜倚在门口,留意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