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晶体生产 (第1/1页)
肖军主导晶体的生产和最后的收集的项目。 他深知,这个环节,比前面的原材料生产环节,要复杂很多,因为不可控的环节更多。 但是这一步必须的环节,是制造超固态碳晶体必须攻克的难关。 想到自己被未知能量袭击的恐怖经历,再想到生产出来的碳晶体,能够通过拓展进行防护未知风险。 肖军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完成晶体的生产。 肖军将自己的任务,分解为晶体生产和晶体收集两步。 对于每一步,他向自己的小组成员展示了自己的规划。 关于晶体生产,他将步骤分为熔炉位置确定、原材料投入、晶体反应生产三个具体环节。 晶体收集分为晶体捕捉、晶体验证、晶体运回三个具体环节。 对于这两步的分别三个环节一样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第一、晶体生产中熔炉位置确定。 渡波文明与天选计划的选择结果一致,大方向都指向了木星。 肖军现在要考虑的,是确定一个在木星上合适的位置。 这个位置,要既能超过万度的高温,压力又能够让原材料转化为超固态碳晶体。 同时,这个位置不能是木星的核心。 一旦不是气体空间,原材料进入后落在木星的硬核上,将不再能穿透木星,而是永远成为留在木星的晶体。 现在所有的资料,无法探知木星内部的实际情况。 熔炉位置无法确定,让肖军较为为难,规划讲到这里,肖军停住了,他需要帮助。 “前辈,按照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来看,木星大红斑深处,位置温度和压力应该是最合适的位置。” “我们的熔炉位置,选在大红斑深处的某个位置,应该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官天知道,肖军对大红斑有特别的情怀,但是出于有利于项目的推进角度,他还是给出了不偏不倚的建议。 小组成员纷纷表示,赞成官天的建议。 肖军一时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他暂时将大红斑,标记为晶体生产的熔炉位置。 第二、晶体生产的原材料投入。 投入原材料,需要准确计算材料飞入的速度。 这个速度,需要保证材料在木星引力影响下,还能够准确飞抵选定的熔炉位置。 原材料在熔炉发生变化后,称为晶体,依然能够有足够的动能,继续向前飞行,并逐步摆脱木星引力穿出木星。 具体如何cao作,肖军说出自己大胆的设想。 他要保证原材料高速的飞行速度,设计了专门的伞状加速推进组合。 在接收到林觉远送来的原材料封包后,将材料放置在一个巨大的伞状膜中间。 膜的边缘连接众多的火箭装置,一旦确定投放,所有的火箭点火,带动伞状膜向木星运动。 行进途中预设大当量核弹,一旦膜通过,就引爆核弹。 通过核弹的强大冲击波,给膜加速,通过不断多次加速,伞状膜将带着原材料,高速投入到熔炉。 第三、晶体生产的晶体反应生产。 根据渡波文明提供的反应生成条件,只要原材料的选材和熔炉条件选择正确。 原材料在高温高压下,会自动转化为晶体,生成最终的超固态碳晶体。 现在只能祈祷,林觉远能够尽快准确的找到原材料,而最终确定的木星反应位置,也是满足条件的合格熔炉位置。 肖军说完了晶体生产的环节,接着有一口气,开始介绍晶体收集的晶体捕捉、晶体验证、晶体运回三个具体环节。 第一、晶体捕捉。 晶体投入后,经过熔炉的反应,加之木星引力及木星大气的阻碍,生成后的晶体,速度将减慢。 但是依然是较为高速,能够飞出木星。 根据渡波文明的建议,在晶体穿透木星后,继续飞行的路线上,设置多层碳纤维的网,进行晶体拦截。 这些网提前固定在飞船上,一旦晶体触网,飞船将启动,向晶体飞行的反方向运动,让网中捕捉到反应完毕的晶体减速下来。 第二、晶体验证。 对于捕捉到的晶体,需要及时对它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和反应前的物质进行充分对比。 如果没有获得预想的晶体,需要全面的检查判断。 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熔炉反应不足的问题。 如果是原材料的问题,需要再次投入原材料。 如果是熔炉选取的问题,需要重新确定合适的熔炉位置。 再重新调整投入原材料的路线,让原材料在新的位置进行反应,重新生成晶体。 如果验证获得的晶体,就是人类期望的超固态碳晶体,即将所有的预设参数进行固定,还可以源源不断进行晶体的继续生成。 第三、晶体运回。 对于已经验证成功的晶体,继续用林觉远的太空拖网形式,运回月球基地,准备开启晶体的拓展运用和研究。 肖军将自己的项目组,同样进行了细化分工。 分为选炉组、投料组、生产组、捕捉组、质检组、返航组六个职能小组。 肖军想通过这些,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组命名方式,让各个小组能够放下紧张的情绪。 将即将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看成简单车间的一项项工序,用匠人的心态,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动作,保证最后晶体的顺利产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