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壮乡穿杯酒 (第1/1页)
我们一行五人来到水龙王饭店包房门前时,早就在房间里等候的阿芳和她的闺密们马上来个反客为主了。 一身盛装的阿芳领着她十五六个闺蜜在门口列队欢迎,三个盛装的美少女各自捧着一大碗酒在门口设个“拦门酒”。 我们要进房间,须得过她们这一关。 她们人人盛装在身,婷婷玉立,肤色显得细腻柔和,白里透红。 飞鱼仔笑着说:“搞错了吧?这又不是进村进寨的,再说今晚酒席也是我们请的,你们怎么能反客为主给我们设拦门酒来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架不住十几个美女的左劝右说,飞鱼仔他们每人最后只能半推半就喝了大半碗的水酒她们才肯罢手。 约二十人坐了满满一桌,菜都是当地的有名招牌菜。飞鱼仔带来了好几瓶高度酒,但阿芳她们却说要“入乡随俗”,要喝本地酿的“米单酒”,这种酒度数约二十度左右。 阿芳和她的闺蜜们显然是有备而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她们就逐个捧着一大玻璃酒杯,唱起劝酒歌来了: 锡壶装酒白涟涟, 酒到面前你莫嫌。 我有真心敬贵客, 敬你好比敬神仙。 歌声还没落下,飞鱼仔他们早就被美女们用酒杯架在嘴边了,不喝压根就下不了台。 喝了一大碗,原以为就此换小杯,哪知歌声又起来: 锡壶装酒白瓷杯, 酒到面前你莫推。 酒虽不好人情酿, 你是神仙饮半杯。 歌声一落,又被美女灌了一大玻璃杯。 酒喝到中途,突然有人推门进来,飞鱼仔他们抬头看时,原来是下午在西山红木家俱市场刚刚认识的那位越南老板娘阮氏金花,她带着三个美女进来敬酒。 飞鱼仔见是新认识的“国际友人”进来敬酒,赶紧起身让坐。 看阮氏金花带来的三位美女,人人都穿着越南人常穿的奥黛,就知道她们三人无疑也是“国际友人”。 阮氏金花和三位美女婀娜多姿,面容清秀,眼波闪闪。阿芳抬起头,跟阮氏金花打过招呼,她们显然也是认识的。 跟阿芳打过招呼后,阮氏金花就率三个美女直奔飞鱼仔,她拎起随身带来的半瓶洋酒,不由分说就往飞鱼仔的酒杯里倒酒,边倒酒边向飞鱼仔抛眉眼: “为了中越友谊,为了同志加兄弟,我们要干一大杯!” 正在倒酒时,她身边一个女孩用越南语唱起一首据说曾经在两国间很火的歌: 山相依,水相连 山歌一唱都听见 共饮一江水 心里一样甜 手拉手,心相连 你来我往有情缘…… 唱到这里,阮氏金花就举起手中的杯子,说要敬大酒一杯。 大家纷纷响应,正端起酒杯站起来,阿芳却突然笑着阻止道:“阮氏老板娘,你可不能这样打砂枪!” 所谓“打砂枪”,是当地人酒桌上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思就是敬酒时没有一对一,而是一个人喝一杯,就要全桌人都陪你喝一杯。 “拿大海碗来,穿杯!”阿芳又大声叫道。 壮族人的“穿杯”,就是喝酒前先把酒倒入一个大碗里,然后主人用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送到客人嘴边,对方必须要喝下的,不然就是不给“面子”。 喝了别人敬的酒,就要回敬。 客人也拿起另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灌进主人的嘴里。 不管喝多长时间,都使用这样“你来我往”的方式,这也叫所谓的“羹去羹回”。 我们在蛤蚧屯的时候,已经领略到壮乡人这种所谓的“穿杯”喝法了。 起初,飞鱼仔他们觉得这样不是太卫生,毕竟共用一个匙羹,你喂我,我喂你。 不过又说是当地习俗,我们也只能入乡随俗。 听说要“穿杯”,阮氏金花就有点尴尬了,她跟随来的三个美少女喝了自已杯中的酒后,就借口说还有一桌客人,不敢在这里呆太长时间,便领三个美女悻悻的退出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壮乡人喝酒的这种“穿杯”喝法,表面上看起来是不讲究卫生,但在边境上,尤其是曾经蛊毒横行的边境一带,却是一种防止别人在酒里下蛊的一种最好的办法。 阿芳之所以突然提出要“穿杯”,就是提防阮氏金花对飞鱼仔他们下蛊,绝了她对飞鱼仔他们下蛊的念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