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怎么拍 (第3/3页)
首长反问。 嗯? 杨威怔住,摸头不着脑。 “你们团的口号是什么?” “一切从实战出发!” “答案不是显而易见了吗?”老首长道。 杨威一怔,刹那之后他恍然大悟,明白了,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按照常理,对于一场战斗的胜负,很多人都会从双方兵力、装备以及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数据对比中进行预判。 就比如刚才,杨威和陈飞争论歼十和f16的那种战术,杨威就觉得陈飞的方法不行,因为无论从机动数据还是从能量数据上比较,歼十的胜算都不大,但刚才老首长的一席话启发了他,书面上的东西,总归只是纸上谈兵,而且理论上的数据与真实的数据,差距往往会很大,就比如从理论上说,歼十的升限是18000米,但在现实情况下,却极少有飞行员会飞那么高与敌人作战,但这并不是说歼十在18000米就不行了,但在极端情况下,也有飞行员把飞机开到了20000米的高空完成了任务,所以,理论上东西都只是纸上谈兵,在实战中到底行不行,一定要去试一试,要去搏一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团里的“王猛大队”,在一次国际联合军演中,就是因为吃透了美联空军大机群作战灵活性不强的弱点,研究出了小机群隐蔽接敌、突入阵中、猛打速退的战术,经常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15架,而己无一损伤的15∶0战果,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那个大队不相信书面数据,只相信实践结果。 杨威皱着眉,陷入了沉思,这一个晚上,他想了大半夜,一直到了很晚才睡,第二天一早,见到陈飞时,他道:“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决定今天亲自试验一下。” “相信我,你们一定会有惊喜的!”陈飞笑着说。 “希望如此。”杨威说道。 “哦,对了,今天拍过载的事没问题吧?” “你没问题,我们肯定就没问题。” “好,那咱们就按原计划进行。” “好!”陈飞点头。 按照计划,今天要拍一组这样的镜头,陈飞驾驶战斗机在空中执行任务,但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飞机陷入了大过载的机动中,陈飞因此而陷入了昏迷,今天要拍这样一组镜头。 这样的镜头其实完全可以放在地面上拍摄,在模拟舱里进行,但陈飞想让效果更加真实,所以坚持一定要实机拍摄。 当然,具体拍摄的时候,不可能是陈飞亲自驾驶战斗机,而是选用了一架双座战斗机,陈飞坐在前座,飞行员坐在后座,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高速机动,制造大过载,然后用机舱里的摄像头拍摄陈飞因为过载太大面部变形随后直接昏迷的画面。 今天要拍的就是这样一组镜头。 经过了一番漫长而细致的准备,陈飞和杨威终于是登上了飞机。 杨威亲自驾驶一架双座战斗机。 陈飞则坐在了前面,假装亲自驾驶——在这之前,陈飞在模拟机上进行过实训,而且经过考核成功结业,所以一些基本的cao作他还是没问题的。 战机轰鸣着飞起,很快就飞到了两千米的高空。 “陈飞,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加速了?”杨威用无线电问。 陈飞把头盔的面罩摘开,把自己的面部露了出来,以便摄像机能够清晰的捕捉到他的面部。 “我准备好了!”陈飞汇报,随后对塔台道:“塔台,我准备好了,画面怎么样?清晰吗?” “画面正常,清晰度很高!”李鱼汇报。 “好,那我们开始了!” “好的,倒计时准备,五,四,三,二,一,开始!” 听到开始的口令,杨威推油门杆加油,战机轰鸣着加速,只一会儿,飞机的过载就从一增加到了五。 5个G的过载,一般人就承受不住了,就会大脑缺氧,出现晕厥。 所以杨威把过载搞到5个G时,连忙停止加速,问道:“陈飞?” “我没事,继续加速!” “继续?” “对,可以直接拉到8个G。”陈飞说。 “8个?”杨威吓了一跳,不过他可不敢下手,只是小心提了一点速度,把过载搞到了六个。 “陈飞?” “我没事?杨团,可以继续?” 杨威呆了呆,回过神后,他继续推油门杆,很快,战斗机的过载达到了7个。 “陈飞?” “我很好!” “好吧!”杨威在心里叹了一声,陈飞这家伙的身体还真是变-态,7个G了还一点儿事都没有。 他于是继续推油门杆。 很快,飞机达到了8个G的过载。 “陈飞?” “我还可以承受得住。”陈飞说。 这时,塔台那边,李鱼的声音传来:“杨团,再加点速,陈飞的脸有点变形了,不过效果还不是太明显,直接拉到9个G,这样效果才最好!” 杨威无语,这都什么人啊,9个G是会死人的好吗?不要说一般人了,就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有些都承受不住! 他小心的加着速。 加了一点点后,他问了一句:“陈飞?” 没有回应。 应该差不多了,陈飞应该已经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了。 “塔台?”杨威用无线电道。 “洞幺,减速吧,可以了!” “洞幺明白,立即减速返航,地面救援准备!” “塔台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