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二七章母子情深 (第2/3页)
三次进行劳动教养,如果警察进行包庇,经检举揭发同样送去劳教。 此文件一出,狠狠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尤其是独孤余红的声威如日中天。 他虽然年轻,可是雷厉风行,手段十分强硬,多次以身犯险抓捕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甚至江湖大佬。 而且屡次的重大抓捕行动,都得到了龚虹大力配合,出动真神殿高手一起出击。 因此才短短两三个月,死在他手下的强盗悍匪至少有几十个了,甚至宗师级的江湖大佬也至少死了三个,抓了五六个。 而宗师级的罪犯,龚虹自然不会处死他们,得让他们戴罪立功,因为马上到来的位面战争,必须要高手出击。 因此他们的关押地方也很微妙,皆在资政府的严密看管下,连一只苍蝇也逃不出去。 同样这次对于黑中介的打击行动,打掉黑中介三百多个,李木子身家重伤不知所踪。 可他手下上百位小弟,除了几十人拘留,七八十人都送去劳教,防止他们串联闹事,分押在十几个劳教所里。 这次神龙大陆首次开展的打黑行动,让百姓拍手称快,黑帮的嚣张气焰终于开始收敛。 绿林道上百个堂口堂主除了情节显著轻微的四五十人,一半全部去劳教了。 其中江湖大佬此次被抓也有十几人,击毙的也有四五人,如鲁南三煞与江南双凶,全部被特警当场击毙。 独孤余红当然又一次冲在最前面,杀了江南双凶中女修罗宋文绮。 她与姘夫血煞斧罗贯豪如今是雁荡山的当家首领,因为曾经的大首领方林霸潜逃,所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山。 这次扫黑除霸行动,使百姓看到了希望,以前他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于是公检法再接再厉,鼓动百姓们揭发黑帮份子的罪行,虽然十二月分也曾经搞过这样的活动,可是百姓担心官匪一家,因此没人敢举报。 如今看到公检法的决心这么大,于是纷纷站起来检举揭发。 可是令三巨头头痛的事发生了,割鹿盟又要出妖蛾子,竟然冒充受害者,纷纷检举执政统一党骨干有不法勾当。 如果强行压制不处理,百姓不明真相,会给公检法的形象造成不成挽回的损失,连这次扫黑除霸的成果也要抹除。 时间一晃就端午了,陆辰却在为即将参众两院表决的议案《立于落实身份制度登记以及投稿征税初征稿》而头痛着。 不明真相的群众在骂他是死要钱,拼命搜刮百姓的钱,好多人觉得文人的日子已够苦了,决不能再向他们征税了。 这件事若是放到陆辰的前世,他也觉得人税凭什么几十年没有调整过,只需八百元就得征税? 更何况他更过分,是每件稿酬都征税?连周卫红也发文替作者们打过抱不平,更别说作者了。 可是通过身份登记制度,陆辰真正要解决的是毁谤中伤的恶意抹黑。 因为他想同时推出一个减税计划,就是按照稿酬的总收入不满两千元的,税收全部退税,以激励人们踊跃投稿。 可是他又不能明说,只能将真实目的隐藏在心里,否则割鹿盟还会搞出更多的妖蛾子来对抗他。 而今市局的公安部门全部配备了通讯玉符,这自然是靠东方龙培训学校与八宝斋帮忙。 东方龙在此事上出了大力,帮八宝斋培训了许多熟练技术工人,输送到公司的流水线。 现今流水线cao作也很常见,因为毕竟不是过去的家庭式小作坊,现代的工厂动辙是上百工人,甚至大的工厂是上千工人。 流水线就应运而生了,各道工序分得明明白白,各自配合,工作起来效率高的不是一点两点。 而通讯玉符涉及的不仅是玉工,还有法师进行铭刻各种纹路。 因此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仅是半成品,最后的工作还得交给八宝斋及上清观的法师学徒们。 这五年来上清观也发展了三山五岳的几十个道观,因此法师学徒也是遍天下。 为了不使核心机密泄露,学徒皆与上清观签订了保密协议,即离开上清观的十年内,不得每人接制作符箓的活儿。 不若是这样,上清观是白白替人作嫁衣,培养出来的弟子替别人挣钱。 所以每个法师弃徒,陆辰都叫观主用遗忘符,以免将核心机密给泄露出去。 而今,上清观的法师学徒也至少有上万人,陆辰也经常抽空替他们培训。 当然每次培训只抽最顶尖的核心弟子,然后让他们将学到的法术再传授给精英弟子。 外门弟子与挂名弟子及记名弟子见到陆辰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毕竟他们对于宗门的贡献就小得多了。 当然优秀的法师弟子,也会被抽调到陆辰身边,住是总统府中礼宾馆里,肩负着特殊任务。 陆辰有许多奇思妙想,得靠他们来完成,帮助他实验,来证实设想的可行性。 因此经常有爆炸声会传出,为了不惊吓其余的贵宾,好多太危险的实验全部到特制的实验室里进行。 发生爆炸,有时是属性相克,造成的冲突,因此符箓自己就会爆炸。 这个世界当然还没有发明手榴弹,陆辰想要发明能够爆炸的符箓,界时对付入侵者就容易多了。 但是如何控制符箓的爆炸也成为难点,符箓不像手榴弹,一拉引线就会自动爆炸。 陆辰考虑了片刻议案后,又重新考虑符箓的爆炸,他想到如何才能平衡两种属性,如果破坏这种平衡,那爆炸就自动形成了。 他似乎隐隐抓住了要点,可是还没有理清思路。 就在这时,秘书姬夫人来报,薛红藕来看望她了。 看来公检法也是遇到最棘手的问题,连一向足智多谋的她都无法解决了。 两人在密室时里商量了好久,然后唤进两位秘书姬夫人与宋献策,一起商量此事。 姬夫人说道:“身正不怕影歪,如果骨干们屁股没有坐歪,就算别人栽赃又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