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齐陵龙尾,齐人福客栈 (第2/2页)
但齐国却始终能够置身事外,因之这里能够安逸发展,人才也是越聚越多。 而历代齐王,都因有太公这尊大神存在,不敢过分骄奢yin逸,代代勤勉。 所推行的各种国策,条令,都有助于百姓休养生息,扩大福祉。 八百年来,除秦、楚、赵等几个后起之秀,隐隐有追赶之意外,其它诸侯国是难以望其项背。 尽管因为最近这数十年来,太公隐居渭水后,齐国政绩稍稍下降,但底子在那摆着,因此仍是各国百姓选择投资、生活的不二之选。 齐国内交通发达,乘船、坐车,都极为方便。 从青穹山到临沂,秦天花了二百余两银子,终于到了临沂城。 离开车栈,步行至齐陵。 临沂城作为齐国都城,城大人多,贸易发达。 尤其还是经济、文化中心。 来自任何地区的大佬们,只要进了临沂城,肯定就难免要花天酒地,享受一番。 这地方藏龙卧虎,也有一心求道之人,如心诚的话,也会有所收获。 在这如万花筒般的城池中,真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秦天并没有任何寻欢作乐之意。 按照帛书上所介绍的信息,在齐陵山下的一座叫做,齐人福的客栈住下。 这是座奢华至极的客栈,高大挺拔,充满富贵气息。 如集中了天下富贵,即便只是砖瓦,或者棱角处的风铃,都无不是用贵重金属打造,奢华大气令人眼界大阔。 此楼坐落在如龙俯卧的齐陵山下,与此山相得益彰。 临沂皇宫建筑群在龙头,此楼如距龙尾! 其地位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来此之人,大多为达官显贵,一方豪强。 “距离五宗众人来赴约,还有一两日,先逛逛附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再逛临沂。” 秦天坐在这齐人福客栈顶端的屋脊上,瞭望齐陵道。 齐陵是齐国人的武道发源地,地位等同于秦陵、赵陵、楚陵,仅仅比周陵逊色少许。 从这里俯瞰,能够发现很多广场、草屋、石屋,窑洞等等。 它们分布在齐陵山下,直至山上,想来,必是那些痴迷武道之人,为了增加自身实力,追寻武道前途,舍弃了人间一切,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修炼之中。 齐国富饶无比,隐隐cao纵七大诸侯国贸易,即便大周,在这方面也是有所不及,常被人称之为,大周的小金库。 这样的一块肥rou,自然历来是被无数人所垂涎。 只要有机会,怕就要露出獠牙,将它吞下。 对这里多些了解,未来当与这里发生利益冲突时,可能就会顺利,安全些。 一些奇装异服之人突然进入眼中,秦天眉眼挑起,暗暗道:“大辽人?” 大辽位于辽东,天寒地冻,故而喜好白色,身披皮袍大氅,极为惹眼。 不过因为其性情残暴,与中原地带百姓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很少往来。 并且在边关之地,也常有摩擦,每隔数年,就会爆发几次小规模冲突。 甚至有那么几次,威胁到了边关安全,直到大周派遣兵团过去,这才最终平叛。 而大辽人,也很少入关,更别提来临沂城这种大地方。 眼前一共有五个身披白色大氅之人,在齐陵附近转来转去,似乎在了解情况。 秦天从屋脊上滑落,坠于齐人福客栈背面。 悄无声息,朝着这几个辽国人行去。 .. 秦天尾随着几个辽国人,在齐陵附近转悠。 时值八月十五,临沂百姓张灯结彩,人人欢度中秋佳节,哪怕连齐陵尽头的那处皇宫,如今却被粉刷了颜色,城楼之上挂起了大红灯笼。 隐匿在百姓之中,秦天很难被注意到。 他缓缓走着,可却始终都找不到出手机会。 终于,到日落之时,眼看着日夜交替,几人终于步行上山,到得一处白色小楼前。 五个辽国人彼此并不交流,排着队朝一座门楼走去。 看他们的样子,绝非江湖草莽,有一种很严格的纪律性存在。 这样的反应,应该是来自朝廷或者和朝廷有关的大势力。 秦天不紧不慢的吊在这些家伙的身后,眼看着还有数十丈,这些人就要回到老巢。 要出手,就得趁现在。 秦天把头压的极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柴草扛着,缓步朝着这些人走去。 越来越近,终于在十余丈时,那在最后的一个白氅汉子,突然转头,犹如猎鹰般的眼中划过两道寒光:“站住!” 秦天也抬起头来,朝此人看去,淡然笑起,嘴角勾出了戏谑弧度。 几乎在这人训斥之时,他早已用最快速度冲了出去! ……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