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收购重组 (第2/2页)
远的郡县根本无法保证出售报纸的时效。所以,属下想要将那几十家破败的报社收购回来,连人带产业一并收下,全部作为博闻社增设的分社!” 此时,门下令萧望之已经完全听明白了,主事李据完全就是想要大举扩张,不过却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支持罢了。 于是,门下令萧望之沉吟了一会儿,而后说道:“此事倒是没有什么难的,我明日便从门下省的经费中筹集一部分划拨给你,先将那几十家破败的报社收购下来,至于人手,慢慢招揽便是!” “诺!” 眼见门下令萧望之答应下来,主事李据长出了一口气,原本自己还担心门下令萧望之不愿意出这笔费用,在来的路上想了一肚子的说辞,可是此时却一句都没用上,让主事李据有些小失落。 可是就在主事李据心中暗喜的时候,门下令萧望之接着说道:“不过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天家早就说过,博闻社要自负盈亏,门下省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投入钱财。所以,此番门下省支援博闻社的钱财都算是赊借,博闻社要立下字据、契约,约定归还的日期和方式,以及这笔钱财的利息!” 听到这里,主事李据自然是愣住了,万万没想到大汉帝国的门下令,堂堂一品大员竟然开出这样的条件,完全是一副在商言商的架势。 看着主事李据吃惊的样子,门下令萧望之大笑了起来,说道:“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如今天家新政日渐深入,门下省此番支援博闻社,也是看在博闻社是由朝廷开办的份上。不过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博闻社可不能平白拿了钱财,否则在今年的上计之时,我可是没法向朝廷交代的!” 主事李据哪里还不明白,当即拱手说道:“属下明白,在此谢过大人!” 这一日,主事李据便在新闻部签下了契约,从门下省借出了二十万缗钱财。 当主事李据返回博闻社官署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亢奋不已,立即召集了整个博闻社的编修、执事等人员,当众宣布了收购各地破败报社、大举招揽人手的想法,顿时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 就在这一年的年末,博闻社开始大张旗鼓的收购破败的报社,就连一些尚在勉强维持的报社也没能幸免,不少勉强维持的报社在面对丰厚条件的时候,都向博闻社低下了头。 很快,博闻社在各地郡国的分社便开始剧增,一时间博闻社的势力急剧扩大! 与此同时,各地郡国的民间报社原本还想要与博闻社一争高下,如今却眼见博闻社如日中天,击败博闻社已经无异于天方夜谭。 于是,绝大部分的民间报社为了不再亏钱、收回成本,为了避免与博闻社为敌、收到博闻社的刻意打压,这些民间报社背后的门阀士族、豪强大户纷纷收起心思,不再与博闻社争论新政的对错,而是纷纷开始转型。 就在新年、旧年交替之际,民间的报社也纷纷开始分化,有的报社出版的报纸侧重文学,有的报社则是将注意力侧重于奇闻异事,还有的报社将精力放到地方的政务上,专门针砭时弊,为朝廷广开言路,等等。 报纸行业的巨大变化,也通过门下令萧望之奏报给天子刘洵。 当天子刘洵看到奏章的时候,心中也不禁对报纸行业焕发出的巨大生机而感叹。 “谁说我华夏是一潭死水?谁说我华夏不曾广开言路?如今的华夏可不是后世的满清!” 天子刘洵感叹着,赞叹此时汉民族的开放并举,赞叹此时汉人对于新事物强大的接受能力、以及变通能力。 原本天子刘洵还担心报纸这种事物无法在大汉帝国扎根,现在看在自己的担心还是有些多余了。 以此时汉民族开放的胸襟和兼收并举的性格,完全能够很好的笑话报纸一列新鲜事物,并不会出现后世满清对待新鲜事物那样的笑话来。 按照天子刘洵的估计,现在唯一还能够限制报纸行业发展的,就是民间百姓的识字率而已!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在批示完手中奏报之后,便对门下令萧望之勉励了一番。待到门下令萧望之告退之后,天子刘洵便思索道:“现在是不是将普及私塾之事提上日程了?” 可是就在此时,中常侍耿国脸色有些难看的走进来,直接跪在地上,说道:“启奏天家,仆有事奏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