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屯兵西域(三) (第2/2页)
“正是!” 镇抚卿樊明说道:“臣预想匈奴人极有可能会爆发一场内乱,即便匈奴单于施展手腕稳住了局势,匈奴各部也注定会对其离心离德!” 天子刘洵笑了起来,说道:“如此,那此战就不能再打了,朕总不能逼着匈奴人重新团结起来吧?” 众人闻言哄然大笑起来。 而后,天子刘洵便盯着大殿内悬挂的舆图,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丞相韦贤、尚书令魏相、御使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镇抚卿樊明不敢打搅,站在一边沉默不言。 过了好一会儿,天子刘洵说道:“燕然山一带地势险要,但是不适合修筑城池、屯兵据守,只能让大军将士撤向南面了。”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对此颇为赞同,说道:“天家所言甚是,最好让大军将士撤到西域的北部,而后分兵驻守,巩固此战的战果。” 其余众人纷纷赞同,只不过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有些犹豫,二人担心驻守西域的大军兵力过多,会给朝廷造成长久的财政压力。 天子刘洵看了看众人,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的表情没能逃过去,便说道:“如此,朕便下旨,命令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率军南撤。不过驻守西域的兵力不需要维持二十多万人马,朕看还是裁撤一些兵马为好。”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更是高兴,二人发言赞同。 而后,天子刘洵指着舆图说道:“朕决定:命令平东将军、平陵侯范明友率领三千营、五军营返回杜县营垒休整;命令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领幽州边军铁骑返回驻地,营平侯返回长安城待命;命令平北将军、龙额侯率领并州铁骑返回驻地,龙额侯返回长安城待命;命令河南、益州等地步卒大军返回驻地休整。” 众人一听,天子刘洵竟然一口气将大军的大部分兵力全都撤了回来,心中先是一松,朝廷的压力瞬间就减少了大半;不过紧接着,众人的心中却又紧张了起来,一旦大汉在西域的兵力不足,是否能够压住西域各国以及匈奴人? 接着,天子刘洵说道:“命令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率领凉州铁骑驻守车师城,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兵据守!同时命令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巡视西域各国,稳定西域各国局势!” 众人听完天子刘洵的一番安排,都是表示赞同。 不过紧接着,尚书令魏相便提出了一件大事:“天家这道圣旨发布之后,朝廷就要尽快议定大军将士的封赏事宜了!” 天子刘洵早有主张,说道:“朕已经拟定了封赏旨意,诸位爱卿看一看吧。” 说完,天子刘洵一挥手,中常侍耿国便将一份没有加盖玉玺的圣旨呈给了丞相韦贤,众人也纷纷围上来观看。 “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因功升镇西将军,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因功升安西将军,平北将军、龙额侯韩增升安北将军,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升安南将军,平东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升安东将军……” “三千营主将讨寇校尉赵安因功升奉义中郎将,封建昌侯!五军营主将平虏中郎将公孙群因功升扬武将军,封杜陵侯!” “大军各级将佐晋升一级,大军将士多有赏赐!” 按照天子刘洵的这份封赏圣旨,领军将士全都升任四安将军,对此众人都没有任何异议。 同时,三千营和五军营各级将佐也都多有升赏,军司马刘宏升为折冲校尉,军司马陈行升为飞羽校尉,军司马郭著升为陌刀校尉,军司马郭侠升为战车校尉,军司马蹋山升为重甲校尉,军司马高擎升为冲阵校尉。 此外,军候狂风、军候公孙寻、军候百里杨全部晋升为军司马。其余各部军候、屯长、队率全部晋升一级。 不过因为大军的建制问题,天子刘洵近期并没有扩军的准备,而是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三千营、五军营中的众将分派到其余各处领军,以免将人才都集中在一处。 对于三千营和五军营众将的晋升,天子刘洵全都是采用众人所率兵马的名称,新创了一些校尉名称。 对此,丞相韦贤有些不满,认为天子刘洵应该从朝廷规定的官职之中选取,不应该擅自增减官职、武职。 但是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却笑着说道:“天子此议并无不妥,既然可以推行新政,武职增加一些也无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