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巅峰巨星_第371章 钢琴大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 钢琴大师 (第2/2页)

生起立鼓掌。

    他们没有欢呼,没有尖叫,有的只有那眼中露出的佩服和赞叹。

    本以为杨莫已经结束了演出,学生们回想着刚刚那富有极致激情的曲子同时也抱有未能看到杨莫继续表演的遗憾。

    可当杨莫再次回转钢琴前时,学生们愣了一瞬,随即满含激动的坐下,热切的看向台上的杨莫,期待而又憧憬着他的又一次表演。

    他们很安静,不似在演唱会那般发出喧嚣,只是静静的等待,也是为了不破坏这好不容易由杨莫第一首曲子所带来的的艺术气息和艺术氛围。

    现场陷入安静,舞台上也是静了些许。

    直到屏幕中的字幕变换,显现出《He‘saPirate》时,众人知道,杨莫的第二次演出马上开始。

    骤然!

    一阵紧凑感十足的大提琴音响彻现场,现场观众内心一震,当即屏息以待。

    几秒后,大提琴音消散,杨莫的双手再次在琴键上舞动而起。

    不同于《野蜂飞舞》的紧凑和急速,这次的音乐显得十分轻快。

    这首曲子的弹奏速度并不算快,至少在现场的学生们看来,他们还是能通过屏幕看到杨莫指尖的动作。

    但不仅仅只是如此,他们感受到这首曲子的有些气势盎然的味道。

    直到听了数十秒,直到感受到杨莫的钢琴和爵士鼓之间的完美配合。

    他们内心逐渐沸腾,只因这首曲子随着缓缓拉开的序幕,它那大气磅礴的气势霎时间扑面而来。

    其实,在选择这首钢琴曲之前,杨莫是有点纠结的。

    他在这首《He‘saPirate》和《克罗地亚狂想曲》之间摇摆不定。

    两首都是气势非凡的曲子,他都很喜欢。

    但《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同的是,这首曲子描述了战争后残垣断壁的惨烈景象。

    这种景象,曲子中这种意境他没看到过,他也没感受到过,他也没读过类似的故事。

    或许是身为华国人,处在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他从小到大都不用担心战争的发生,也很少听闻过战争的存在,更不用说那足以让城市成为废墟的惨烈战役了。

    没有感受过,没有亲眼见过,就没有发言权。

    因此,即便他再喜欢《克罗地亚狂想曲》,但他怕以自己的阅历无法完全诠释此曲的深意和惨烈的战争画面。

    但《He‘saPirate》不同,这首曲子表达的是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二字诠释得鞭辟入里,十分之深刻。

    而自由?

    全世界哪个人又不向往自由?

    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这也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并去追求的存在。

    而现在那些打工者,那些每日兼职多份工作的生存者,那些年年朝九晚五却失去自由时间的奋斗者们。

    他们为什么那么努力、那么拼搏?

    一是为了活着,二就是为了追求自己所想要的那份自由。

    虽然世界上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或有不同,但大致的方向基本一致。

    既如此,杨莫最终选择《He‘saPirate》这首曲子,或许比《克罗地亚狂想曲》的共鸣感来得更加强烈。

    因为,并不是全球各个角落都有战争发生,但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在为自由而奋斗。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飘荡在空中半晌才散。

    杨莫起身来到台前,再次跟众人行了个绅士礼仪。

    在场的数千学生全体起立,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非凡的掌声。

    他们或目露欣赏,或目露敬意,或目露崇拜,仿佛想通过自己的眼神和表情将世上最高的赞美给予台上那位他们心目中都一致认为的,也或许是最年轻的……

    钢琴大师!

    ……

    PS:

    钢琴曲:《TheFlightoftheBumble-Bee》,音乐家:马克西姆,原作者: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钢琴曲:《He‘saPirate》,音乐家:马克西姆,原作者:汉斯季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