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针女,收! (第1/2页)
半个小时后,于家大门洞开,南音女团一行人迎着春风,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地向油坊乡外行去。 于是再次引来了乡民围观。 这几天于家闭门谢客,又在门上挂着象征丧事白布条,里面整天传来诵经声,老管家于庆又去镇上采购了香烛等物,乡里槐妖作祟害的谣言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听说于晓怀又病死了,于家现在只有一个小主人,谣言于是传得更厉害了。 “这槐妖终于是将于郎君带走,啧啧。”“幸有高僧除妖,于家骨血尚存。”“这槐女祸害于家多年,终被和尚除去,于郎君被此妖所迷,亏损精血甚众,自此一命呜呼。” 类似的传言随着李南授意老管家暗中推动下,已经在镇上传得有鼻子有眼。 等到流言发酵了几天,流言已经成功歪楼成为南海来的这位大和尚有特殊的方式宜子嗣,那些侍奉南海观音的小jiejie就是坐下送子天女,不信你看看那腰身,那啥啥,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奶孩子的一把好手,甚至还有yy槐妖是如何日日吸取于晓怀精气画面的。 好好的一场给南音女团和观云僧造势的炒作,变成了乡民一起ghs开车的结局。 不过这也好,这群小jiejie青春无敌的rou体,也算给这起黑暗扭曲的事件中增添一抹艳色。 “艳阳天啊艳阳天桃花如水啊柳如烟。“李南穿着新鞋招摇过市,有些好笑地看着身边同样穿着新鞋、还有些不适应的药娘,轻轻地哼起了歌。 任谁远离那个充满了扭曲恶意的大宅院,心情都忍不住轻松起来。 除了自己的代步的驮马没有了之外,李南表示一切都很好。 说实话,李南还是低估了娱乐缺乏古人的八卦程度,一路上他们遭受到的围观比进乡之前更甚。 小孩子围着使团一行人前前后后的跑,不少乡民直勾勾地盯着一路上柳腰款摆的小jiejie们,在小jiejie落落大方的微笑对视中,自己先腾的一下脸红了。 这几天李南没有做别的事,狠狠地训练了女团小jiejie在外行走的队形,虽然不让她们边走边跳舞了,但是要求她们整齐划一走猫步。 如李南预期的一样,猫步果然没有练成。但是有舞蹈功底的小jiejie们似乎在这方面一点就通,融合了后世的猫步之后,排成两列的她们,行进之间如同风摆荷叶,扭腰提臀的,rou隐rou现,更加让人口干舌燥了。 李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帮她们点开了某些奇怪的技能树。 李南很担心,等到走到蜀中的时候,给这帮小jiejie一人一根钢管,她们会不会立刻翩翩起舞。 汰!女妖精,金箍棒不是那样用的! 当然,也有不少妇人在自己丈夫的带领下,来到和尚的面前请求和尚赐福,让自己也能平安生子。 好在观云僧也是见过世面的大和尚,这些他是做惯了的,微笑着对每一个上前求子的夫妇祈福,和尚宝相庄严,又收获了不少供奉,再加上刷了一波送子观音的名望。 当然,街边依然有不少当垆卖酒的少妇倚在门口狠狠地对着车队啐了几口,小声地开骂。 这是李南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样一来,原本几十分钟的路程几乎延长了一倍,等到他们走出乡里的时候,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 走出油坊乡,李南一行人并没有立刻走上西南方向的官道,而是朝西北拐去,来到一片小树林当中。 那里有李南的坐骑,此刻它化作挽马,脖子上套着笼头,身后是一辆旧马车。 说是马车也有些过分,其实这辆马车是用牛车改的,如果有记忆不错的乡民在这里,就会立刻认出来这辆马车的来历。 这不就是几年前,于家那位琴娘子嫁到乡里来的时候乘坐的那辆牛车么? 老管家于庆一身素色麻衣,规规矩矩地侍立车前。 “老仆代阖家上下拜谢大师!若有来世,老仆定结草衔环,以报大师大恩。”看到和尚走近,眼睛通红的于庆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的一拜二拜三拜。 “无妨,无妨,普动众生乃我佛门本义,老檀越无须多礼。”老和尚受了于庆三拜,将老管家搀扶起来。 “此乃寒家些许心意,还望大师莫要推辞。”老管家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袱,双手捧着递给了和尚。 和尚当然不收,于庆马上说大师不收是欲让老仆死耶?大师不收我就跪死在这里云云。 如此三推三让之后,和尚终究收下了包裹。 “老仆回转之后,定会寻一佛龛供奉南海观音,日日为大师与李郎君祈福,还有我家郎君,哎——”说到这里,于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上又落下泪来。 “老僧亦会为于郎君,还有那往生极乐之小郎君与小娘子祈福。”和尚双手合十,也是有些感慨。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的于庆再次跪下,拜别众人,自己回转油坊乡去了。 “去休,去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和尚低声地念着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径直往官道方向走去。 于是一行人继续上路,往蜀中官道的方向而去。 虽然马车是琴娘子的,但是车中不是琴娘子,而是那位针女。 几个小时前,看着昏迷的针女,李南和和尚商量一番之后,决定将她一起带走。 不然怎么办?报官是万万不可能了,一旦报官,于家费力遮掩的恶事就可能暴露,父杀子这等恶行一旦暴露出来,他家立刻会受到承受不起的重罚,说不定一下子变成贫户。 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这件事情被揭开,在这个极重视名声的年代,说不定急于撇清跟于晓怀这位“鳄父”关系的庐陵县令,还有隐隐攀上关系的江州太守府,会对一个普通的乡民做出什么来,简直不敢想象。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在这个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此时的县令一般被尊称为百里侯,说明他在他的治下权力极大,生杀予夺。 还莫说县令,便是得罪了乡中的乡老,对于没有任何依仗的小民来说也是大难了。 何况于家薄有家资,此时还只剩一对孤儿寡母老关键,这不就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标准的肥rou,莫说得罪县令,他们首先需要防备的就是本乡的泼皮和其他大户的掠夺。 但是针娘子作出这种可怕的事,李南他们又不能坐视不理,放任她呆在于家,谁知道她还会作出什么来。 讲道理,按照针娘子的行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妥妥地死刑了,更何况她还不过是一个妾,一般人打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