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去国怀乡 (第2/2页)
复仇,另一次却是他自己浪迹天涯。但无论哪一次,都是一场遥遥无归期的旅行。 嬴立这句话,无疑是在将端木易逐出秦国。 臣子中,有几人正要出言相劝。却见嬴立再次看向端木易,字字铿锵地说道:“但端木先生,请你务必记得,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还是我大秦的上卿。” 这句话一出,无疑又是给端木易上了一层枷锁。 这是挑明了在告诉端木易,你在我这里什么都做不了,但也请你不要到别的国家去做些什么。 端木易当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他佩服着嬴立小小年纪竟有这份心计的同时,也为他这种做法想了一个更文雅的说辞,那就是“占着那什么,不那什么”。 看着众臣难堪的脸色,以及嬴立得意的神情,端木易苦涩地笑着,答道:“君上圣恩,微臣谢过。微臣明日便即启程,离开国中,东行天下。” “嗯……”嬴立看着识趣儿的端木易,点点头,又说道:“你们都可以回去了。先生,别忘记把你的这位家人也带走。” 说着,嬴立指了指芈平。 责罚已经商定下来,众臣退去,端木易也带着芈平离开。 待所有人走后,嬴立站在殿中,思索起一件事来。 一件引发了这整个一场政治斗争的事。 他低头看着案几上堆着的那些竹简,正是这些竹简让他恼羞成怒,最终决定了将端木易直接抓进宫来。 可这些竹简,他却不知从何而来。 这个未满十岁的少年,经过了整个一番的博弈之后,终于冷静下来。 冷静之后的他,想明白两件事。 第一,端木易确实极有能力。正因如此,嬴立才不敢将他留在大秦,也不愿让他效力他国。 第二,那便是有人故意在引导自己除掉端木易。当然,这个人便是将这些竹简和芈平的消息留给自己的人。 少年试图将这一整天的事情捋清,终于对幕后黑手大概有了猜测。 于是,嬴立冲着殿外喊道:“所有在外面的侍卫进殿。” 侍卫们纷纷入得殿内,等候差遣。 但见嬴立眯起双眼,沉声说道:你们听着,将今日白天在宫中当值的宫人全部抓来,一个也不许遗漏。” …… 次日清晨,上卿府。 前来相送的群臣早早地挤在府门前,等候着端木易出门。 直至天光大亮,始终不见上卿府的大门打开,百官中不由得传出一些sao动来。 动静大了,自然引得主人相顾。 于是,上卿府的大门终于开了。 一位管事模样的老人从里面出来查看情况。 公冶勋作为百官之长,自然少不了出面询问:“老管事,端木先生何时出发啊?” 哪知那老管事一脸诧异地看了看这些官员,随后答道:“家主?家主天没亮就已经走了啊?” “什么?” 百官中爆发出一阵沸腾的议论来。 议论纷纷,惊起檐下燕群。 几只飞燕凌空东去,出了城门,直飞到城外三岔路口的一棵烂桃树上,方才落着。 树下,一架马车缓缓停稳。 车辇不浮华却足够稳当,上面端端正正坐着的,正是秦国上卿端木易。 前面赶车的御者停稳车后,回头问道:“先生,再往前就是岔路了,咱们往何处去?” 马车带来的清风拂过枝头,桃花瓣纷纷落下。 端木易抬头看了一眼满树桃花和一对飞燕,不由得想起了故乡的桃林。 如今自己被逐出秦境,返乡已是万万不能的了。只能看着这满树桃花聊聊慰藉一下思乡之情吧。 端木易从一旁取来酒壶,在树下洒下一半,独自饮了一半。算是履行对冉五每年的祭典。 接着,他抬起头来,看向远方。 去国千里,怀乡寸心。 此番东去,又不知几时能回。 罢了,宝马雕车终好过竹杖芒鞋,二月春风总略胜一蓑烟雨。 他端木易虽比不上苏东坡,但这万里行缰的客途,却也并非不能苦中作乐。 于是,端木易指着遥远的东边,洒脱地笑道:“那边有山,有海。走吧,去看山,去看海,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你问他将要去何方,他指着大海的方向。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他四海为家。 劝君更尽一杯酒,东出秦关无故人。 晴空万丈,春风十里。 桃花影落之中,一架车马缓缓东行,消失在秦境,消失在天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