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 虚虚实实 (第2/2页)
利吗? “五千人,太少了。强攻此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哼,若是再给多我五千人,我便定要这大周边城烽烟起......”无名自言自语道。他紧握着双拳,咬牙切齿,怨恨姬武无才、苍天不公。 正在此时,一个念头闯入他脑海里。随即,无名微微一笑,回了驻地。 回到驻地后,无名立刻召来了一名士兵,传令道:“你且替我去趟郑都面见郑伯,就说咱们要借他五千兵马。” “啊?”士兵有些惊讶,“将军,咱们这么空口白话地,借的来吗?” 只见无名洒脱笑道:“别人借不来,我能借得来。记得,把此事的动静闹大些,尽量让郑宫内所有人都知道。明白吗?” 那士兵虽然仍是心有疑虑,但军令难违,便匆匆领命而去。 待那士兵走后,无名召集军队在土丘前列阵。 五千士兵,百乘车马。战车列阵于前,步兵纵队于后。无名站在队伍正前方,手挥长剑,传军令道:“听我号令,昂首挺胸,拿出士气,咱们往虎牢关前走上一圈!” “嗨!” 军令传下,车辚辚而动,人凛凛而行,五千兵马,竟拿出了搬山倒海的气势,往虎牢关城下行去。 ...... 有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就有城里人想要出来。 无名率领的五千兵马向虎牢关逼近的同时,千里外的晋国边城耿邑,周晋联军的先头部队刚想出城,却被一支队伍拦在了城下。 拦路的队伍同样是联军,来自郑和宋。 郑伯从没有想过再次和宋公联手,竟然又是为了对付周天子。 两个国家,两支队伍,加在一起,五万余人。 而周晋联军同样也有将近五万。 双方就这么在耿邑城下僵持了起来。 城墙是防卫利器,此刻却成了周晋联军展开队形的阻碍。五万多人在城门前根本难以列阵,只能憋屈地压缩在一起。 而对面的宋郑联军,却是早已严阵以待。 严密的包围,像是把从耿邑而出的周晋联军兜头罩进了一个大口袋。冲不散、撕不破、打不穿。 在数十次的失败尝试之后,想要出城的军队终于放弃了。数万人马,垂头丧气地又撤回了城内。 而郑宋联军却不退让,守着城门不远,扎下了营寨。他们紧密地盯着耿邑城门,随时准备上前,给露头的耿邑部队迎面痛击。 ...... 出城了回了城,进城的也当离城。 无名率领着曹国的五千兵马,走向虎牢关城楼时,雄赳赳、气昂昂。 那种骇人的威压让原本就紧绷着的制邑兵马更加紧张,城楼上瞬间架起了无数弓矢、戈矛。 城防队伍看着城下为数不多却气冲斗牛的曹国战事,心中瑟瑟,却仍然准备着拼死一战。 可就在城下兵马即将进入弓箭射程时,无名右手一抬,勒令众军止步。 这让曹国军队和守城兵马都迷惑不解。 但对于曹国军队来说,军令如山,即便不理解,只要遵守就是。 可城上的守城军不一样。 猜不透曹军的意图,就不知该如何应对。所有架好的弓箭只能继续架着,所有绷紧的神经还要继续绷着。守城将领看着城下却步不前的曹国军队,心中不断咒骂,却又时刻保持着警惕。 而城下,无名下令停步之后,紧接着便又下了一个命令——原地放松休息,保持队形即可。 得了令的曹国士兵初时还不适应,不多时,便各自在原地找地方散坐下来,有吃东西的,有打盹的,甚至还有几人围在一起侃大山的。 守城将令恐怕有诈,只能看着曹军休息作乐,而严令守城将士不可有丝毫松懈。 这样消耗了多时,终于守城将令忍不住了,也命令士兵稍作修整。 可前排的箭矢刚才撤下,城下无名便下令让曹国军队恢复作战状态。 为应对曹兵,城上只得再次准备好防御工事。 待城上一切就绪,无名就在下令曹军休息。 如此你来我往,整整消耗了一天。曹军虽然也折腾不少,但毕竟休息的时间总要多些。因此一天下来,倒比平日训练更加轻松。 可城上的守军,早已疲惫不堪。 日落之时,看着城上精疲力尽的大周守军,无名得意一笑,对手下曹军说道:“今日暂且撤退,让咱们的辛苦的大周国兄弟也睡个好觉。咱们可说好,绝对不可夜袭啊!哈哈!” 这几句话虽然是对着曹军而说,却声音极大,直让城上的守军也听得清楚。 这般故意点出夜袭之事,守将又哪里肯轻信他的言语。只得咬咬牙,命令道:“继续严守,彻夜不可放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