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涂轰作品集_三【9】 购销站四合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9】 购销站四合院 (第1/3页)

    供销社四合院

    棉花采购站大院西墙外和商站大院大铁门外是一个很陡的坡。铁门对面是松滋名人杨至芳故居。再往上,姚氏餐馆门庭若市,而王妈的大儿子姚带刀的理发屋和易氏麻木也在十字路口自力巷入口处。购销站住宅楼左侧的购销站食堂是商站大院西通道,经过往西就是集贤街,往南则是沙道观购销站的机关办公大楼。购销站主营百纺、五金交电、化工、农药、机械等,隶属于松滋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大楼的底层是日杂门市部,东邻沙道观商行。

    食堂后改成购销站托儿所,原名购销站幼儿园。斜对面是神农药店。松四中位于兴建路和集贤街交叉的商站大院西北,是中学生杂志社、最佳安全文明校园、松滋记者站、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1989年7月,红而读完三年高中、参加高考后于此校毕业。兴建路与集贤街垂直,以西是和平街,尽头是大堤。和平街与民主街乃上街。自力巷是棉花采购站大院与供销社大院之间的背街小巷。庄稼医院又名农药、化肥门市部,后搬到兴建路原生资二门市部更名为沙道观农资分公司,化肥是从遥远的武汉运过来的。对面是原沙道观镇电影院旧址(后来的沙道观宾馆)和慢后搬来的大众书社,三家均位于兴建路和自力巷路口。集贤街往北走经过畜牧兽医站、动物检疫站再走里把路就到采沙河,径到大关桥、温家潮和复兴场。

    自力巷、兴建路、集贤街和民主街在上街之尾把购销站大院围成一个四方形地域,这里是沙镇重要的商业点位、基层供销社的大本营和职工生活住宅区。堤街或胜利街过集贤街下坡经中草医二门市部即神农药店也到松四中。庄稼医院后以前有很多大油鼓子,小学时红而和院内的伙伴陈氏、王氏、向氏等因为都是站里同事的儿子离得近,在这里捉过迷藏,一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批发部是一间旧式的较大的平房,是前购销站支部和行政办公用房。八几年购销站鼎盛时期,这里是王定义、李大顺、杨祖元、兰方大等站领导同志和李怀荣、周家炯、刘守拯、毛大灼、焉渥祥、廖永定等站办公室人员在这儿办公、开会打通一个个企业堵点和推进各门市部发展的地方。国家形势在这里窥见一鳞半爪,行业趋势在这里集中呈现。对面则是站集体食堂,钵子饭好吃的很。一次下大雨,镇西八里开外胡家铺分店的文主任——李母的老领导——小跑来到这里暂时躲雨。文后调到涴区社,主任丢了当办事员。再后来文为门市部主任。这里也是红而第一次认识程贞强的地方。毛唯玉、姜化烈等门市部的人和采购员王子东、李祖新等那时常来此。曾在单位上走得最近的俩男青年,因一次闹矛,从此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购销站机关后从自力巷搬到附近的民主街,简易的平房变成豪气的新楼。刘国新、邓妈、周昌林、吴德刚等在院内的批发部上班,常从红而门口前的巷道出入。老兰一家堤街做新屋,吴还给他们砌了台子。老毛和老姜先后在老办公用房对门住过几年。刘国新后在镇桥南泰氏饲料门市部上班。

    老毛是党员之一,嗜酒,67岁离世后埋于向家渡。2018年阴历腊八节,阳历2019年春节前,一直跟着小女儿的老姜在新江口因病去世……。

    易麻木平时纯朴,儿子后来考取兵退伍年纪青青就已是转业军人。老易屋北侧栽着朱顶红等花草。喜树、泡桐树分列于自力巷下坡右边,后逐渐长成三层楼高的参天大树。还有桃树。红而一家曾于此四代同堂,在清贫中传承廉洁家规家训、勤俭自强家喻户晓。后来红而码了两个半人高的砖柱,上面搁上一个长方形的大石板桌,可以叫条案桌面;右边则只码一个砖柱,上面搁一个小得多的石板,上面可以写字。晴日这里可以晒东西,雨天这里也可以冲淋东西。放眼流光光飞度,看惯了东边的旭日焕彩,也感受了西边的落日余晖。李母说在那头疼老老,在这头疼婆婆,日夜cao心。硬要把任务箍在身上,工作担子、家庭担子,压在她一个人头上,老伴不管她,不晓得疼人。院大铁门对面屋是京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杨至芳曾居住的地方。李母抱怨,辞年送节,红而哥给当时在站里当经理的老王送了好多礼,他不领情,不知好多……。6月,走在自力巷,但见高大的喜树开出的白色的果实象rou眼能看见的高中化学书里的分子式结构模型,高中三年的日日夜夜又浮现在脑海……。

    商站大院并非平凡之地,地质矿产部庞大的穿红色工作服的采油工人队伍曾两度在这里集结、驻扎,使这平日稀疏和冷落的地方变得熙来攘往,拥挤不堪,红极一时。桂林军区的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来沙镇抗洪的时候,蓬套军用车集中整齐的停泊松四中,大部队入驻松四中,他们中的一小股曾经从四合院大仓库屋底下过道穿过来,在商站大院扯草,搞清洁卫生大扫除,从石阶上坡,经过红而屋门口东拐从批发部大门前走到自力巷。他们忽略了在陋屋门口关注他们的小后生。文明是最靓的名片,好人是最美的风景!

    2007年5月中旬,在棚屋周旁宜栽的地皮上搭站子,结绳子,等藤子往上攀,两下子就干完了。莫嫌母老唠叨、有缺点,她是红色思想舆论的上进之人;也确实有着过硬的本事,只是在搞事的时候才充分显现出来……。她不愧是宛市供销社的正式工。

    1991年2月10日下午,红而于分店遭受一起猝不及防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他头部剧痛和严重的心理创伤,加上左后脑的小癞子遭病菌长期侵袭愈发膨大,这一切使得他得了严重的精神病,更不知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治愈,他在挣扎、逃亡……。曾被强悍的女人劳师动众奚落,也时被市侩的熟人讥笑为愚妄,红而面白乏力,舌白肺寒,体弱多病,意志缺失,得了丧志症。他每天都做着大人交代的冗杂的家务。有山靠山,无山自担。毕竟高中毕业,红而通过一本旧新华字典,开始了对"鄢"字汉语言文化的发掘和初步研究。李母在家里经常对红而和老伴裹:能力强,转银行;能力差,转花纱;能力弱,转合作;破铜烂铁转回家……。一日,头疼痛难忍,老母哜哜嘈嘈,恰侄儿从站楼哥那边过来,忤逆相缠,不把幺爹放在眼里。红而快死了,不得脱,一怒之下竟误踢疯挡在面前不相让的侄子。那苦闷、动摇、板滞地亡命一踢使他走向了痛苦的深渊!后来,他剪右脚指甲剪伤了拇指,感染发炎,疼痛难忍,先请卫生室的医生看,熊娟给他拔甲、输液。他的脚再经卫生院的外科医生周华拔了两次甲后才彻底治愈。每次拔甲都疼痛难耐。毁黜至此,红而悲不自胜……。举业不兴,鸡瘦如柴,荣辱未了梦已惊!人非圣贤,吵架难免,闹别扭了,祸起萧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如何才能与几乎要了他命的侄儿重修旧好呢?

    红而在书店买了一本《姓名与人生》,试图通过它提高对姓名字号文化的综合精解能力,进而自己能取名,测名,探名,改名。经年之后,红而感到这本书真能教他洞悉一个人的安危祸福,教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后又买了《人心可测》、《智力开发诀窍》。"鄢"字本身的文字结构里面包含的字不可限量。学习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征途,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

    除了自己和自家人,那各种烂叶子草泥和腐朽的木杆的臭气味是没有任何人来问津和处理的,就地自力开新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