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铁线寺》 (第1/1页)
心脑城东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唤作铁线寺。 这一日,寺内火工正在打扫院子,忽听山门外敲锣打鼓一阵喧闹。 火工翻上墙一望,见一伙身穿彩衣、吹拉弹唱的艺人,正望山门来。 火工急忙奔到禅院,敲响了主持的门。 “长老,山门外来了伙艺人,正向寺庙赶来!” “慌张什么,艺人就不能是檀越吗?” “看样子不像……” “怎么不像?” “个个穿的破烂流丢,嗯……不像……” “不像有钱人吗?” “是的。” “哈哈,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看人啦!” “长老,我看他们各个凶神恶煞不像良民,我怕……” “阿弥陀佛,万事皆有因果,他们既寻到此处,便是与咋的缘分,走,前面带路。” 火工引主持来到山门。 正好听到砸门声: “Duang!Duang!Duang!” 主持让火工打开山门,这伙艺人一拥而入,登时间,唢呐声、琵琶声、葫芦丝声、二胡声、快板声分外响亮。 为首的艺人是个粗蛮的大光头,虎眼狮鼻扫帚眉,一丛钢丝般的髭须乱纷纷长在脸上,时值寒冬,冷酷无比,他竟敞着怀,胸前露出一丛黑森森的胸毛,样子与山门里的金刚无异,凶神恶煞极了。 主持上前打个问询,道:“施主光辉鄙寺,有何贵干?” 大光头扬扬手,鼓乐声戛然而止,笑道:“长老有礼了,我等从海上来,不幸遇了风雨,折了船只,被风浪冲到老龙湾,误入天阙境内,几经兜转,来到这心脑城,贪路误了时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当无计可施之际,望见半山腰贵宝刹,想讨些斋饭,借宿一宿,明日一早离寺,食宿钱双倍付清,不知长老可否施舍我们一晚呐?” 主持上下打量这大汉,见他不怒自威,匪气逼人,本不想留他,但见他们个个面黄肌瘦,一看便知几日未进茶饭,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双手合十道:“原来如此,不过鄙寺斋饭寡淡,不知施主们吃不吃的惯。” 大汉朗声笑道:“充饥裹腹而已,悉听长老安排!” 主持吩咐火工腾出三间禅房,打扫干净,安排众人住下。 又吩咐伙房多做了些斋菜、馒头,与艺人们一起用了斋。 晚饭过后,主持与大汉于庙中闲逛,大汉道:“敢问长老,本寺为何唤作铁线寺啊?” 主持笑道:“施主有所不知,鄙寺本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修建于天阙初年,建庙初始,香火极旺,甚至数百里外的香客都来此烧香拜佛,虽非西天极乐地,堪比东海蓬莱宫啊!” 大汉道:“那后来呢?” 主持长吁口气道:“鄙寺香火兴旺了好一阵子,可后来,天阙高层扩建心脑城,搜刮民脂,国库亏空,心脑城周边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百姓们口袋里没了钱,烧香拜佛的心思也就减了,渐渐的,鄙寺也失了往日的兴旺。” 大汉道:“寺院凋敝,寺名咋还变了呢?” 主持悠悠道:“七十年前,天蟾分裂,旷世奇宝心火下落不明,也就是那个时候,庙门上方的匾额兀自生出一匝铁线,每增一年,就多生一匝,至今已有七十匝了,后来人们就将鄙寺唤作铁线寺了!” 大汉惊道:“原来如此。” 二人不知不觉转到三佛堂前。 大汉见佛堂肃穆,便烧了三炷香,叩了三个头,二人又闲聊一阵,见时辰不早,便各自回房歇息。 四更鼓响,寺院寂寥,忽的风起云涌,佛堂内灯影绰绰,一阵寒风席卷入堂,值寺僧被风吹醒,揉着睡眼,见现世佛的青头竟变成五彩色,他惊的“啊”了一声,跑出佛堂,向主持禅房奔去,奔到门前,扣门数声,却无人开门,他焦急万分,在门外高喊道: “长老不好了,佛头变成五色了!” 仍无人应答。 情急之下,他捅破窗户纸,见主持正趺坐于蒲团之上,似已入定。 他叫了几名火工,一齐将门撞开,走到长老近前,道: “长老,佛堂有变,佛头变成五色了!” 主持仍一动不动。 值寺僧轻晃主持肩头,他竟顺势倒去,众人探其鼻息,竟已断气。 众人四下寻那些艺人,竟已不知所踪。 第二日,官府来验尸,发现竟无一处伤痕,最终判了个寿终圆寂。 众僧无奈,为主持做了法事,于院内火化。 两日前,成道祖召众卿于梅竹斋商议寻刃之事。 众人认为: 根据伏虎青虹剑降世的过程,神刃极有可能藏于神山圣水古刹之中,天阙境内,最高山为青龙山,最险峰为封神顶,而西起显若蝴蝶谷,东归大海的赤河,是天阙最大的流域,被天阙人奉为母亲河。 成道祖当即决定分兵三路寻找神刃。 毋有常去青龙山寻刃,刘国璋去赤河寻刃,封神顶是心术门禁地,由成道祖自己负责。 退朝后,内侍禀报断翅鹏回来了。 “什么?他出家当了和尚?” “是主持,他用了易容术,真主持不知去向……” “此人身负天阙惊天秘密,我得亲自去拜访他,事不宜迟,今夜就去!” 二人连夜赶到铁线寺,却被告知主持已于昨夜圆寂。 监寺认出道祖是新任的大灵师,向他说出自己对主持死因的怀疑。 “你是说,主持的突然离世,与那伙彩衣艺人有莫大的干系?可官府不是已验过尸了吗?” “主持身前身子骨很硬朗,绝不会突然暴毙……请大灵师明察!” 成道祖命断翅鹏继续留在铁线寺调查,自己连夜赶回心脑城派人暗中追查那伙艺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