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古xue》(0105) (第1/3页)
01出逃 西南某镇,黄昏。 镇子不大,只住着百余户人家。 街市上,车水马龙,行人拥趸,叫卖声、喧闹声不绝于耳。 有一种生意,在后半夜特别火。 男人们一般要玩到天快亮时,才肯从温柔乡里出来,走时还不忘回头瞧一眼楼上的姑娘,回味下昨夜的鱼水之欢。 丑时初刻,进楼的人多,出楼的少。 所以这名摇着黄扇、大摇大摆从青楼里走出的白衣公子就格外显眼。 楼上的姑娘们扶着栏杆、倚着门,懒懒地看着这名模样俊俏的白衣公子,楼下的大茶壶和龟公们正在忙碌地收拾盘盏、打扫卫生。 庭心的牌坊上由西至东挂着一行牌子,上面写着新近最火的姑娘们的花名。 “巷里横、吃通街、小jiejie、茉莉哥……一……咦?一线天哪去了!” 正在擦牌子的小火工发现头牌“一线天”的牌子竟然不见了。 “一线天跑了!” “啊?一线天跑了?怎么会,她分明在陪赵老板啊?” “赵老板被扒光衣绑在三楼过道里的廊柱上……” 姑娘们、伙计们你一言我一语,青楼登时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女人的尖叫响彻青楼,震的梁上积尘簌簌落下。 只见老鸨叉腰立在楼梯口,指着门口喊道:“别让一线天跑了,快抓住她……” “一线天?哪呢?” “门口那个鬼鬼祟祟的白衣小子就是她乔装改扮的!” 老鸨踉踉跄跄撞下楼,招呼伙计一窝蜂去追那白衣公子。 酉时三刻,夜幕降临。 花魁房间,首饰盒空空如野,枕心被撕烂,棉花撒了一床。 “咕嘟”一声响,床板下出现一个暗阁,一条黑影闪出。 “那个老不死的中了我的调虎离山计了,哈哈哈!” 黑影笑着跳出窗口。 02小蝶 小蝶今年九岁,是一个非常懂事,也非常招人疼的小女孩。 小蝶四岁那年,生父抛弃了mama和她。 她对生父的唯一记忆就是出走时夺门而出的背影。 生父没有做绝,将房子留给mama抚养小蝶。 生父走后,小蝶每天都能看到陌生男子进出mama的房间,离开时都会给mama留下一些钱。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小蝶七岁那年。 那一年,mama结识了后父。 后父起初也是诸多陌生男子中的一个,但mama非常喜欢后父,后父对她们娘俩也很好。再后来,后父直接搬过来和她们一起住。 去年,mama得病去世了。 临终前,mama将小蝶托付给后父。 后父答应她一生一世守护小蝶。 mama含笑离世。 母亲临终前只给小蝶留下一本童话故事书,告诉她若是想mama了,就翻翻书,见书如见人。 每当小蝶心情不好或做恶梦时,只要翻翻那本童话书,马上就会忘掉所有烦恼。 小蝶白天书不离手,晚上睡觉时都压在枕下,书已被她翻的泛黄,装订线都快断了。 ********* 后父开始很奇怪,为何每次他一上楼,小蝶就已立在门口笑脸迎他,后来他才知道,小蝶有听声辨步的本领。 每天下午,小蝶就伏在门后,听邻居们的脚步声。 对门李婶、楼上赵伯、大门口摊煎饼的牛二哥…… 这些人的脚步声,她一下子就能听出。 当然,她最擅长分辨一个人的声音,而且从未错过。 那便是后父。 …… 后父发现小蝶最近有些沉闷,很少说话,有时叫她也不答应。 一个漫长无聊的午后。 后父决定带小蝶出去转转,散散心。 街上有几处书摊儿,父女俩路过书摊儿时,小蝶被各种崭新的童话书吸引的走不动道。 “是不是有喜欢的?你那本都快被你翻烂了,我再给你买几本新的吧!”后父道。 小蝶淡淡一笑,摇摇头,拉着后父的手离开了书摊。 其实,后父趁小蝶不备,已将一本童话书塞入怀中,同时将书钱丢在书摊上。他不告诉小蝶,是想给她一个惊喜。但小蝶还是知道了。 一天晚上,小蝶趁后父睡着了,偷偷打开后父的包,取出那本童话书。 她回到自己房间,钻进被窝,打开手电筒一看,却发现这本书竟和她的那本一模一样,就连新旧程度也难以区分,她顿时失了兴趣,又将书放回原位。 第二天早晨,后父给小蝶做了她最爱吃的牛rou臊子饸烙面。 小蝶连面带汤喝了一大碗。 后父慈祥地看着小蝶,用手指抹去她嘴角的汤汁,悠悠道:“今天天气不错,咱去郊外转转吧……” 父女俩来到街西首的两间租车铺前。 两间车铺门儿对门儿。南边铺子车小马瘦,随时都能走;北边铺子车大马健,要人齐了才能走;北边铺子的租金要远高于南边铺子,但每日的申时三刻人若恰好齐了,车夫就会给每名乘客打五折。 南铺有十几条孔武有力的赤膊大汉,此刻正在门前空地上举大鼎练肌rou。而北铺车夫只有一人,是个糟老头,此刻正躺在里屋炕上抽烟枪。 后父想都没想,就决定租北铺的马车。 当小蝶问他为什么不租南铺的车时,后父瞥了那些大汉一眼,笑道:“练块儿的车夫,多危险呐!” 小蝶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老伯,您的车都上哪儿啊?”后父隔着窗户问道。 “上你们想上的地方!”屋内传来沙哑的声音。 “要是我们的意见不统一呢?” 老赶车没有马上回答,沉默了片刻,笑道: “放心吧,到时候你们的意见自然会统一的!不过……” “不过什么?” “昨夜,我夜观星象,白虎冲紫微,大凶之兆啊!” “不打紧,我从来都不信星象!” “哒哒哒……”屋内传来磕烟锅的声音,老赶车翻身下炕。 他的脚步声一声重、一声轻。 “吱啦”一声,门开了,一名六十岁上下的老者立在门后,他的左脚脚踝向外扭着,竟是个跛子。 老者目光炯炯,饱经风霜,一看就拥有丰富的赶车经验。 老赶车招呼父女俩到树荫下喝茶。 喝了三巡,后父悠悠道: “申时三刻人若不齐,当真能走吗?” 老赶车笑了笑道:“放心吧,我赶了三十多年车,从不晚点!” 说罢,噗嗒噗嗒又兀自抽起烟来。 后父笑了笑,没再继续问下去。 03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