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道统之争【二合一】 (第2/2页)
但千万不要低估了这种王朝末年百姓的愚昧,这就是人性,自身身处的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民众,让他们胆小怯懦、却又欺软怕硬,目光短浅,见小利而望大义。 这种愚昧的思想,也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人道,已经腐朽到了根子,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李阳并不觉得这不可思议,只能说,在人道的长河演变中,每一个时代的人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每一个皇朝,都有着自己的信仰。 这也是人道必经的一个阶段,只有不停的演化,才能找到更适合人道生存的土壤。 说到底,李阳并不是什么义愤填膺之辈,这些百姓的行为,也不能激起他任何的情绪波动,修行到了他这种地步,早已学会了站在高出俯视众生,天地万象,在他眼中,都是道,也是理,是大道的一种体现,他观摩众生,亦是在观摩大道,观摩天地的运行。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以天道模拟人道之法则,以促进他自身对天人六道的领悟。 这并不是冷血,李阳也不觉得这是冷血,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它能改变毛小方的命运,却改变不了芸芸众生的命运。 作为一个立志超脱的人,作为一个时间长河的观测者,作为一个超维的长生种,普通百姓对他而言实在是太渺小了,微不可查,甚至是不用在意,因为这些百姓在他眼中,不过是天地的过客,注定会沦为天地的养分。 他们的寿命就犹如浮游,朝生夕死,太过短暂,就犹如昙花一现,即伟大,而又渺小。 ...... “怎么了,决定了吗?” 夜晚,伏羲堂后院中,李阳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毛小方身后。 “你是决定以自己的性命成就你心中的‘忠义’,从而葬送伏羲堂,还是决定打败你的师兄,拯救你的弟子,改变伏羲堂的命运,同时又成就你的‘节孝’。” “忠义节孝,难道真的难以两全吗?” 对于李阳的出现,毛小方并没有惊讶,他此时痴痴的望着天上高悬的明月,嘴中似是在提问,又似是在喃喃自语。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人生的轨迹不能一概而论,每个生灵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你自己领悟...” 李阳摇了摇头,悠悠的走到院子中的石凳旁坐下。 他并不着急,他知道,毛小方会做选择的,他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师傅,你该吃饭了...” “师祖,你也在...” 正在这时,毛海的声音从厨房传出,刚刚走进后院,他就发现了坐在石凳上的李阳,立即一脸惊喜的跑了上来。 “师祖,你说,我们伏羲堂,守护这方水土,师傅竭尽全力,护持苍生,守正辟邪,到底图什么?” 犹豫了良久,毛海诺诺吐出了心中的不快,脸色复杂的问道。 “你能想到这些,也算你这次的经历不算白费,这就是你师父的‘道’。” 听到毛海这话,李阳眼中不由亮起一丝光芒,他也没想到,这个看似笨拙的徒孙,居然也会有道性萌芽的那一刻,可见他虽然资质不怎么样,但却有大智慧。 学会独立思考,摆脱毛小方的影响和束缚,早晚有一天,他能够成就自己的一方天地,可能成就比不上他师父,但却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这也是道‘性’萌芽的第一步,也是他走出自己‘道’路的第一步。 “阿海,不得胡言乱,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的想法很危险。” 和李阳的想法截然不同,毛小方听到这话,心中立即一惊,脸色凝重的呵斥道。 “我看你才是胡言乱语,你还真不适合当师傅啊...” 见毛小方如此表现,李阳不由摇了摇头,很明显,也可以石锤了,毛小方就是这方世界的九叔,他们两的性格虽然略有差异,但教徒弟的本事却是如出一辙。 “师伯何出此言?” 面对李阳突如其来的呵斥,毛小方满脸错愕,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自家师伯展现如此明显的情绪波动。 一直以来,在他心中,李洋都是那种不温不火,‘天心既我心、我道既天道’,好似世间万物,他都能了若指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从未有过明显的情绪,更别说向刚才那般呵斥自己。 “哎...所谓:学我者生、类我者死,每一个生灵,都有独特的道路,知识可以学习,但经历却无法复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 “天地众生,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体悟天心的修行者,你的道路,是你所领悟的,你能把这些强加在自己弟子身上吗?那是你的‘道’,不是他的,若你继续如此,只会毁了他们,让他们一世庸碌无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可以给他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却不能剥夺他自身思考的能力,那是枷锁、是藩篱...” 说到此处,李阳也察觉到自己失态了,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实在是刚才毛小方的那番嘴脸,实在是太像九叔了,这让他不由响起了在任家镇的过往。 “师伯教训的是...” 毛小方并非痴傻之人,只是受到师门从小教导的思想观念,才会犯下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其实这也很正常,不止是毛小方如此,任何的修行门派,其实都是如此,修行之道,举步维艰,稍有差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这也导致了大多数修行门派,都是小心谨慎,在教授筛选弟子的时候,都是严格非常。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大派,除了个别撑门面的弟子,大多数都是庸碌之辈,修行资源的短缺,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难道那些大派不明白为什么,并不是,而是名门大派,需要的是传承、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剑走偏锋,在他们看来,有一两个出众的弟子就够了。 但这却不能套用到现在的伏羲堂身上,这方天地岁没有末法之劫,但很明显,修行的衰落也是势不可挡,现在的茅山已经衰落到了这种地步,若是还守着以前的那一套,那正就离灭亡不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