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由:遁去之一 (第2/2页)
出了圣仙,又有何用呢?” “师兄,师弟所言不错啊。”玉清元始天尊道,“非是我等不愿,百万年的时间实在太短,我等尚且无能为力,就算再出奇迹,你我的弟子也不可能从准圣晋级圣仙啊。” “可是唯有此法,才能赢得百万年的时间,否则,立刻就是死局。”太清太上老君道,“牺牲我三人,换来此方混沌世界生灵百万年的存活时间,你们说,值不值!” “轰……”,仙界的四周不间断的攻击声时刻在传来,可三圣却陷入了长长地沉默之中…… “盘古前辈曾说,大道无形,运化天地!鸿钧师尊也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太清太上老君忽然开口道,“道之流行运化,远非你我所能了解,也许我们认为的不可能正是可能的开始呢!” 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道君互相看了一眼,无奈地点了点头。 对他们来说,除了牺牲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哪怕他们都认为牺牲自己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概率是白白牺牲,却依旧义无反顾。 于是,这一天,整个无何有混沌世界漫天血雨,周天悲音。 所有有灵性的生灵都从心中产生一种悲伤、一种明悟————三清圣仙居然陨落了,世界即将进入末法时代。 这不仅震惊了神、魔两界的圣仙,就连曲辕、殷阳两个混沌世界的大能者也都感觉不可思议。 因为从来没有哪一个圣仙会为了蝼蚁的生命放弃自己无尽的长生和逍遥。 毕竟成圣就意味着永生,就算世界毁灭,圣仙也不会遭劫。 相反地,所有围攻仙界的大军愈加的兴奋了,因为仙界最大的依仗,三清圣仙已经陨落,覆灭仙界,摧毁无何有混沌世界,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可就在众仙都以为末世灾劫降临之时,却突然发现仙界外的大军都撤走了,战事居然平息了。 真个是“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啊! “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如此?” 这是所有生灵第一时间产生的疑问,可是没有谁能回答。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总算不用死了,大家欢呼起来,众仙也不例外。 尽管他们模糊地知道这是三清圣仙以自身无尽修为和生命换来的,却不知道这样的平静还有个期限————百万年。 惟独仙界仅剩的几个准圣知道所有的实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对于仙界大能来说,也许只是打了个盹,百万年的时间就已逝去。 婆娑世界,仙界,紫微垣,紫微宫。 “中玄师兄,三清尊师走时,留下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欲逆天地之变,惟求遁去之一’偈语,你参透了吗?” 苍笈准圣道,“人界和灵界我等都已经凝聚完成,成了一个世界,时间也过去了百万年,怎么我还是参悟不了这个偈语呢。” “师弟莫慌,百万年的苦禅,百万年的追索,我总算明白了。”中玄准圣缓缓睁眼到,苍白枯寂的头发随风摇曳,就如同凡间百十岁的老翁,“三清尊师以命换来的‘遁去之一’正是我们的唯一生机!” “怎么讲?”苍笈准圣道。 “‘遁去之一’就是道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所提之‘一’,也就是万物生灵所由来之源,即‘生机’,是由道所化而来。因为万物生灭皆有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仙界的破灭就是新仙界的诞生,仙界的未来正在于对‘遁去之一’的保护、培养和追随。”中玄准圣道。 “如果没有找到‘遁去之一’呢?”苍笈准圣道。 闻言,中玄准圣沉吟片刻道,“若‘遁去的一’被灭杀,则三清尊师必将身死,仙界不保,此方混沌所演化之世界终将难逃破灭之厄运。” 忽然,天乐响起,彩雨纷飞,地涌金莲,满室异香…… 这是中玄准圣参悟玄机,大道有感,以示庆贺。 沐浴于大道降下的功德金光中,中玄心领神会,知晓遁去之一已然化身为灵,可能是人族,也可能是妖族,只是不知细节,但所有有灵的种族都有可能。 同时,外来混沌势力和魔界、神界几方也都有人感受到相同信息。 一道道封命紧急发出,中玄发出的是让仙界众仙商议派出得力之人去灵界、人界寻找“遁去的一”。 外来混沌势力发出的封命则是必须尽所有力量找到“遁去的一”并将其毁掉,只要将其毁掉,则必然大道变化,三清圣仙的谋划将全部落空,混沌之心也自然能到手。 魔界、神界的封命则是尽最大努力在外来混沌势力和仙界之前找到“遁去的一”,不是为了灭杀,而是为了增加与外来混沌势力的谈判筹码。 于是自封命发出后,灵界和人界的命运完全改变,太古大战之后百万年的相对平静的时期一去不复返,迎来的将是欲界和色界的最猛烈进攻,竟是欲将灵界和人界屠戮殆尽。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青晨,作为道所化的“遁去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诞生于人界守护势力之一的隐世的古老家族中。 因为由道所化,所以青晨一生下来便有大机缘、大气运傍身。 因为终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唯一生机,所以必须要经历无数艰难的坎坷和磨练。 关键不在于最后的结果,而在于努力的过程以及由谁去努力。 道所化之一的身份只是给了青晨无限的可能,而最后能否斩断荆棘、走向巅峰,就全看青晨自己的努力了。 真个是: 混沌荒荒起战场,致生jianian佞执道觞。 仙本逍遥困于守,魔想自在托外强。 天将不天神鬼乱,人将不人凡灵亡。 甘心行道灭欲色,赢得仙侠美名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