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1/1页)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 一大早,苏安哼着歌,骑着电瓶车向着蝴蝶街而去。 吱~ 他突然在公交车亭旁的报亭前停了下来,粗略地翻阅了一下日报。 没错。 他就是在找有关昨日比赛的新闻报道。 不翻不知道,一翻还真有。 还是头条新闻呢! 《创意民俗赛神仙,时代风采新诠释》 今年,首届“赛神仙”创意民俗活动在蝴蝶街惊艳亮相。 自启动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天参与比赛的,都是来自于各界各行的新一代手艺人,也有生活、工作在蝴蝶街的普通市民,真正体现出“赛神仙”作为“蝴蝶街的狂欢节”所拥有的深厚群众基础以及广泛参与度。 经过4小时的激烈角逐。 本次比赛的冠军作品是来自苏安的《行走的历史》。 他是个旗袍师傅,更有着一手做盘扣的精湛技艺。 他在传统盘扣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不再局限于纽扣的功能。 他所做的盘扣,可以当装饰,甚至,还可以装裱入框作为工艺品。 拓宽了盘扣的使用范围,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他的作品获深深地震撼了观众和评委们,更是获得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盘扣。 更是一件精致的独立艺术品。 报道得真透彻啊! 这份承载着他荣誉的报纸。 得买下。 得好好收藏才是。 以后他在子孙面前装逼的时候,也可以做个凭证。 “老板,这份报纸多少钱?” “一块。”老板抬了抬眼镜,职业习惯的口吻回了句。 “行,我要了。” 他掏出手机,扫码支付,拿报纸走人。 “这小伙子……好像很眼熟啊……”戴眼镜老板喃喃自语,嘀咕了一句:“好像在哪儿见过?” 当他低头整理日报时,在头条版面,赫然看到那张超大超有气场的冠军得主的照片。 而冠军得主,竟然就是刚刚离开的年轻人。 “这小伙子,牛,真牛!” …… 锦绣旗袍店门口。 嘀嘀! 苏安刚将电瓶车停好。 坐在店门口的杨桂花,拿着手中的日报,迎了过来,一脸笑呵呵:“小安,今日的日报看了没?你都上日报了,你看……” “杨姨,我刚买了一份,已经看到了。” “刚才大伙还在聊呢,你可是咱蝴蝶街这么多年来,第一个上日报的。”杨桂花也真心替他高兴,言语中仿佛是自家孩子得此荣誉一般:“大伙都说你是我们蝴蝶街的骄傲呢!” “过奖了,过奖了。” 他谦和一笑。 “你这孩子,咱还谦虚上了呢?” 附近与他相熟的其他店主,闻声,不约而同地一个个地向着他走来。 围着他,七嘴八舌地向着他道贺起来。 “小安,恭喜恭喜啊!” “小安啊,你昨日个的表现,真的是太棒了,太震撼人心了。” “安子啊,说好的一起咸鱼一起飘,晒到两面焦黄糊到老,结果你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不过,看到你如此优秀,我也替你开心,以后,我也向你学习。” “以小安的实力,以后一定扶摇直上九万里。” “……” 街坊如此热情,如此高的评价,让苏安的心,差点都飘了起来。 十分钟后。 这些热情似火的街坊邻居,才陆续各回各铺,各做各的生意去了。 苏安的耳根子,也终于可以消停会了。 掏钥匙,开店门。 趁着没顾客上门,他先将店里打扫了一遍。 又在杂货间收拾出好些放装饰用的装饰框架来,仔细地擦了一遍。 待一切都搞定之后,他将前几日做的2800枚盘扣,全部都小心地拿出,摆在桌案上。 按不同系列,小心地放入装饰框架内。 一共分成了180个系列。 这规模,看上去有点壮观啊! “终于搞定了。” 他长舒一口气,对自己的成果,甚是满意。 他刚坐到案桌前。 店门口就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请问有人在吗?” 这声音,听着有些耳熟。 他从座位上站起,侧目看向店门口。 却瞧见了一位不算熟的老熟人……赵春海。 他小小地惊讶了一下:“赵主任?!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赵春海看着自个的体格,微微一笑,幽默道:“怕不是龙卷风吧。” 苏安笑了笑。 这赵主任,还挺有幽默细胞嘛! “苏先生,你就不打算请我进去坐坐?” “腿长在你身上,你想进来,我也不会拦你啊!” 赵春海:……这年轻人,不亢不卑的,不错,不错。 “行,腿长我身上,我不用你请,我自个进。” 赵春海自个给自个台阶下,走进了店内。 一进来,他的目光随意一瞥,就瞥到了装饰框架的一角,一下子被装饰框架里的盘扣吸引住了。 他不由自主地上前一瞧…… 从紫砂壶式、石库门式、梅兰竹菊式、文人仕女式到造型各异的酒坛、古朴雅致的藤椅,风格迥异的青铜器…… 钩织精巧细腻、构思独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很难相信这些惟妙惟肖的作品,竟然是“衣服上的扣子”。 那一刻…… 赵春海的眼珠崩就瞪出来了,下巴咣当砸脚面上了。 惊呆了! 震撼了! 他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主任,你今日光临本店,应该不是来找我做旗袍的吧?” 苏安的话,让赵春海缓过神来,礼貌地回了句:“我确实不是来做旗袍的。只是刚巧路过,听说你的店在此,就过来瞧瞧。”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些盘扣上,久久未曾移开。 猛地,他又询问了一句:“苏先生,这些盘扣都是你一人所做?”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自个问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一个能盘出《行走的历史》那么高难度盘艺的人,做这些盘扣肯定不在话下的。 “瞧我的问题,问得多么愚蠢,这些盘扣肯定都出自您一人之手的。”赵春海为自个的愚蠢行为,尴尬一笑。 “这些盘扣,确实都出自我一人之手,不过,也费了不少心血。” “苏先生,您这里的盘扣,有多少枚呢?” “180个系列,2800枚。” 这两个数字,再一次深深地震撼到了赵春海。 他敬佩道:“苏大师,您的180个系列,2800枚盘扣,深深地震撼到我了,您绝对是这个世界上制作盘扣款式最多的人。” 苏安微微一笑,不否认。 “华夏民族的特色绝技,值得传承弘扬……”赵春海突然有一个想法:“苏先生的旗袍店是百年世家?” 苏安再次点点头。 “苏先生,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当讲,就不要讲。” 赵春海:…… 算了。 他还是讲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