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辽水向西流_第三七四章 花好月圆(94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四章 花好月圆(9400) (第2/4页)

”崔娟在一边说道。

    “二娘,现在都是新事新办,你没看,我连头发都不盘,烫成波浪卷了吗?你说,是不是比以前成亲之后,盘头要好看许多。”徐晓蕾笑道。

    “咱们晓蕾,是营川城最俊的姑娘,梳什么头都好看。

    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确实比以前盘头洋气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盘上了头,就老了好几岁。”

    “就是嘛,崔姨。这两天有空,我就约一下孙掌柜,让他帮你烫一下头,也年轻年轻。”

    “我可不成,我都四十多奔五十去的人了,再怎么打扮也年轻不了。再说,我要是烫了头,老爷不得拿剪子给我剪了。”崔娟笑道。

    “放心吧,我爹不会的,是不是爹啊?”徐晓蕾娇笑道。

    “晓蕾,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爹爹老了,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

    现在想想,还真得感谢那个中村樱子,要不是她在你和耿直中间插上一杠子,你就要嫁到耿家去了。那时候,你爹的心就没着没落的了。”

    “爹,不能这么说,家里不是还有二哥吗?离开我一样的。”

    “不一样的。你二哥是做学问的,虽然我硬拽着他做了生意,可他还不是那块料。

    再有,他三个孩子都是姑娘,不行的。”

    “爹,我不也是姑娘吗?”

    “你可不一样,你现在不用出嫁,以后生的男丁都是徐。再有,你脑子可比你二哥活络多了,兴茂福商行交给你,我也放心。”

    “爹,我大老远就听到你说我坏话了。”

    徐掌柜话音刚落,便听见徐晓蕾二哥徐成的声音,从前庭传了过来。

    见二哥二嫂带着三个侄女进到院中,徐晓蕾连忙迎了上去,笑道:“二哥二嫂,你们过来了。”

    “是啊妹子,我们要是不过来,我爹不知道会把我贬低成什么样呢。”

    “二哥,我爹那就是当着我的面贬低你,好让我踏踏实实心甘情愿地为家里挣钱。

    你一个地质专家,大科学家,我哪能跟你比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做的事,养家糊口尚可,可要把咱们徐家发扬光大,我可不行,得靠你。”

    “我毕竟是个姑娘,再强也强不到哪去。现在想想,要是大哥在就好了。”

    不知为何,徐晓蕾突然想起战死沙场多年的大哥,不由神伤起来。

    徐晓蕾的大哥徐远,比她大了十七岁,从小没少照看他,说长兄为父,一点不为过。

    九年前,汀泗桥战役,徐远战死沙场,为此,徐晓蕾痛哭了几晚。

    今天是自己大喜的日子,不知怎么了,又想起自己的大哥来了。

    “晓蕾,你大哥是真正的英雄,死得其所,我们徐家列祖列宗都为他骄傲。

    唯一让爹挂念的,就不知道当年他在南方时候,成没成亲,有没子嗣留下来。

    要是能给有个孩子留下来,继承他那一脉香火,他也能瞑目了。”徐掌柜不由地哽咽起来。

    “爹,妹子的大喜日子,你怎么要掉眼泪了?”徐成见状,在一旁说道。

    “是啊,是啊,时辰马上到了,耿家人就快来了,咱们到前庭等他们吧。”崔娟在一旁附和道。

    “好好,咱们过去,咱们过去。”说着,一行人向前庭走去。

    ……

    众人刚到前庭,就看见赵博渊一家,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段时间,徐成和赵教授一同制定勘验营川北岸石油的方案,一个是地质专家,一个是生物专家,二人很快便惺惺相惜,成为了知己。

    见赵博渊一家进门,徐成先迎了上去。

    说道:“赵教授,您过来了。”

    “是啊,今天我学生耿直成亲之日,小女赵玫和耿直、令妹晓蕾一向交好。再有,你弟妹是美国人,没见过中国的婚礼,知道有这等喜事,一定要来看看。这不,我把我三岁的小儿子也带来了。”

    在营川,很少能见到白皮肤、大眼睛、长睫毛的外国小男孩,见到赵玫的弟弟,都围了过去,看来看去。

    徐晓蕾则向赵玫走了过去,浅笑道:“小玫姐,你过来了。”

    “是啊,这个日子,我一定要到了。晓蕾,你今天真漂亮。”赵玫淡淡道。

    “你也是。”

    “别夸我了,你是新娘子,大婚之日,哪有比新娘子更漂亮的姑娘。

    对了,我在营川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做你们的新婚贺礼。

    前些日子,我让露丝阿姨托人从美国带过来两件羽绒服。

    这种羽绒服在国内是没有生产的,穿起来很轻很舒服,就当送给你和耿直的新婚贺礼吧。”

    说着,赵玫将手中的行李袋递了过去。

    “那就太谢谢小玫姐了。

    咱们营川这个地方到了冬天,要么穿棉大衣,要么穿貂绒,我都闲穿着重,走路不方便。现在有了羽绒服,出门可方便多了。”

    说着,徐晓蕾让下人从赵玫手中接过行李袋。

    “还有啊,我今天新换了一套胶卷,为你和耿直的新婚照些照片,留些纪念。”

    “那真是太好了。今天,我爹从美大照相馆请了一个师傅来。

    不过他们的设备太笨重了,只能拍一个角度,你来照相,可方便了许多。”徐晓蕾说道。

    “是啊,女人这辈子只有这么一次,当然要多留些照片了。对了晓蕾,我听说今天你们的证婚人是樱子?”赵玫问道。

    “是啊。”

    “是她要做的?”

    “嗯。以前营川城成亲的时候没这个规矩,三叩九拜就完了。

    这些年,外地客商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外国人也进到营川。

    跟外面人学的,成亲的时候多了个证婚人。

    正常来讲,证婚人通常是家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也就是爷爷奶奶那辈的。

    可我和耿直生的都晚,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樱子是我们两个人的顶头上司,让她做证婚人也是实至名归。”徐晓蕾说道。

    “我觉得,她这么做,就是想压你一头,让外人看看,是她同意,你们才能成亲的。”

    “压就压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们都在她的屋檐下讨生活呢。”

    徐晓蕾心里清楚,赵玫一向对中村樱子有意见,这样的话说多了不好,便直接了当打断了。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说什么。说多了,像我挑拨离间似的。

    晓蕾,快春节了,这两天我想去温泉会馆泡泡温泉,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咱们一起去吧。”

    赵玫提到了温泉会馆,徐晓蕾心中一动。

    之前,耿直跟她说过,赵玫通过他向中村樱子申请过批示,赵教授一家在温泉会馆与日本人享有同等待遇。

    中村樱子反复斟酌后,同意了这件事,不过名义上是给赵博渊教授一家的福利,和赵玫没有关系。

    至于赵玫急着到温泉会馆,耿直也跟她说过。

    赵玫主修土木,对建筑的修建和院落布置,理解与常人不同。

    如果清宫宝藏真的被溥仪随从藏到了温泉会馆,凭借赵玫的专业知识,一定能找到线索。

    这一点,无论是耿直还是徐晓蕾都没有这个本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