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汉王府 (第1/2页)
巳时初。 过正阳门,姚广孝躬身作别,走下龙辇,离开队伍,径自沿着正阳门外的大道,向右侧走去。 跟随着龙辇的众官虽然诧异,但太子太师姚广孝行事从来都我行我素,龙辇里的皇帝都没有出声,自己这些人还是不要张嘴问询了。 锣鼓喧天中,队伍陆陆续续的走出正阳门,前头仪仗兵一路开到,不多时,已经走到正阳门外一里处的中和桥上。 秦淮河很长,起自长江,半绕着金陵城,自三山门外的水门穿入内城,沿着三山街附近一路东行,至济通门处的水门穿出,过正阳门外。 中和桥,就架在这一段秦淮河上。 今日帝皇出行,平常在河上串流不息的花船也消失了踪迹,秦淮河水安静了许多,忙里偷闲,连浪花都懒得翻腾,安静的像是一面长长的镜子。 随着朱棣又一次轻轻敲龙头扶手,龙辇停在了中和桥正中,整个仪仗队伍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祭祀之礼,讲究通畅安稳,本该不能停歇,遇山开山,遇水渡水,方示心诚。从洪武门出,一路到聚宝山上的大报恩寺,然后恭敬礼拜,这才是应该的。 可是这次出行,先是遇到了铁家小女儿,皇上被冷嘲热讽了一顿,还要没有出大乱子,现在又停在这中和桥上,身为礼部尚书,陈知礼心中虽然嘀咕不停,但还是忍着冲动,没有去催促皇帝。 明显的感觉的身边冷了起来,陈知礼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书读的多了,心思自然也通神,他知道,皇帝杀心已起。 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个常年征战沙场且造反成功的老虎,现在老虎起了杀心,自己这只小老鼠,还是闭嘴为妙。 朱棣心烦意乱。 透过薄纱窗帘,向远处城墙边看去,依稀能看到一个黑衣老僧,低头缓缓的走着,走的很慢,却很坚决,没有回头。 “老和尚会死?” 相见相知三十年,亦师亦友,他是唯一一个自己可以敞开心扉对待的人,无论是正大光明,还是阴险邪恶,自己都可以毫无顾及的展示在他面前。 他是知己。 他和自己一样,不甘心一身抱负淹没在红尘之中。 所以他找到自己,告诉自己, “我叫姚广孝,法名道衍,我是来辅佐你的,因为你肯定是未来的皇帝。” 朕很幸运,遇到了老和尚。 但老和尚会死。 即使见识过老和尚的神通,但朱棣依然很肯定,老和尚会死,或许是五十年后,或许是一百年之后,更甚至是二百年之后,老和尚终究会死。 可朱棣从来没有想过,老和尚今天会死。 对方是谁?假仙人还是真仙人? “三保?” 龙辇左侧的郑和躬身应是, “臣在。” “对方是谁?” “臣并未察觉到危险,所以不知,还请吾皇赎罪。” 朱棣默然无语。 三保和钟离先生一样,都是内江湖中的君临境,他都没有感觉到,老和尚却感觉到了,说名老和尚的修为要比他们两个高出来一线。 可对方的修为,最起码也要比三保和钟离九先生要高出一线。 “老和尚会死吗?” “请皇上安心,姚师还有一个名号。” 还有一个名号? 朱棣想到什么,微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嘴角也扬起一抹残酷又自豪的冷笑。 对啊,我是皇帝,只是一个武人,临死地也会拎着大刀会愤然搏杀。 更何况。 老和尚是,八臂哪吒! “起驾。” “是。” 郑和直起身来,对着前方扬声喊到, “起驾!” 鼓乐声起,大风也起,龙旗猎猎,大队向聚宝山方向缓缓前行。 ...... 汉王府的门很大,也很厚。 朱红大门,寸木寸金的南海菩提树,既坚韧如铁,又散发异香,汉王朱高煦花了重金运到了金陵城中,从工部招揽来的大匠花费数月,才做成了两扇大门,如今是汉王府的门面。 但铁凌霜懒得敲门,所以她一脚踹了上去。 轰! 大门轰然崩塌,碎裂成片。 咔咔咔 巴掌大小的木片带着呜呜风声,好似利剑,向后面爆射而去,大门后的影壁瞬间被木片击碎,变成了一滩碎石。 铁凌霜看着转瞬间破败的大门,心下大爽,手按刀柄,大步向内走去。 走了几步,外院中的一对汉王府亲兵才从刚刚的爆响中反映过来,人影闪烁,将迈入院中的铁凌霜团团围住,刀柄出鞘,直指铁凌霜。 当先一人,穿甲带胄,面色如铁,拎着宽厚的大刀,对铁凌霜大喊, “什么人!胆敢擅闯汉王府,你就不怕诛九族吗?!” 一群鼠辈,铁凌霜如今的境界,这群连江湖中人都算不上的军中武人自然给她提鞋子也是不配的。 “我找贺兰山,你们不想死就滚远点!” 那领头的大汉跟着汉王已久,也是常年沙场之人,惊乱之后,瞬间平复心神,随即也认出了这个擅闯汉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