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龙驾起 (第2/2页)
。 怯达罗那厮在金陵驿馆,有张大山看着,暂时不用担心。 如此说来,自己要找到财神贺兰山,如果先把他杀掉,排除一个敌人,三对三,那就很难乱起来了。 财神贺兰山,要么在有风来仪,要么就在汉王府。 如果他在有凤来仪,三个对三个,八成会和jiejie交手,自己现在过去,也没什么意思,如果他在汉王府中,那jiejie可以放心的弹琴。 就去汉王府! 找到财神,砍了他的头,最起码重伤他,让他没机会逃走,然后再直奔金陵驿馆,不论如何,要从怯达罗身上把《难陀焚经》和《观音心经》抢全了。 汉王府,就紧临这皇城。 铁凌霜回过神来,不情愿的跟着拥挤人群,向皇宫方向走去。 ...... 皇帝正式的出行,要严格按照规矩。 祭天,祭地,祭社稷,祭祖宗,泰山封禅,都有不同的规格仪仗。 此次出行,是去聚宝山上的大报恩寺,感念父亲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母亲高皇后,属于祭拜祖宗。 礼部尚书陈知礼两天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仪仗,所以领了谕令后,按照祭祖之礼节,点齐了人手,提前到了洪武门口,迎着越来越高的太阳,等着皇帝驾临。 要说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细细算来,自己也当了十年,可是陈知礼回头看了眼身后的一排排的人头,五颜六色,数都数不清,还是不禁有些头疼。 早知道就少看些书了,在翰林院当个编纂,既清闲又不缺银子,还能时常去喝个花酒,多惬意的日子,为什么自己偏偏努力读书,努力混官场,最后当到了六部之中礼部的首官,礼部尚书。 礼字,关乎帝王颜面,更何况当今永乐皇帝为了持正已身,对礼节更是关注,陈知礼丝毫不敢出错。 帝王出行,最前面是六辆马车,每辆都是四匹纯色白马拉车,车上坐着德高望重的官员,这些马车,只是用来开道的。 没错,就是清理街道,驱散街上的无关人员,德高望重就是这个用处,招人恨的。 六车之后,是六对身着猛兽铠甲的骑兵,他们是扛龙旗的,赤橙黄绿青黑,六色龙旗,每色一对,分别由这些兵士扛着,彰显皇家威严。 这些人之后,斧钺兵六对,枪戟兵六对,横刀兵六对,弓箭兵六对,再之后,才能轮到朝臣。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车架了。 帝王龙辇,需要三十二人抬着。 重是肯定的,能镶着金子的地方绝对不用银子,四四方方的一间小房子,里面既可以读书写字,也可以睡觉,关键还能出恭,全是金银堆砌而成,那肯定是很重的。 但再重的轿子,也只需要十几人就能轻易的抬起来,但规格就是规格,只要不是皇帝,轿子最多只能八个人抬,只要多出一人,不管是一品大员,还是王宫贵族,就算僭越,而且这种僭越等同谋反,可以直接砍头的。 这三十二人都是太监,而且是身怀武功的太监,和外江湖高手比起来,也不遑多让,他们既是抬轿人,也是贴身护卫。 如遇紧记情况,内圈的十六人依然抬轿子,外圈的十六人,可以最是出手,护卫皇帝安全。 所以,外江湖中人,想刺杀皇帝,那基本上是白日做梦。 如果能冲到皇帝面前,那基本上可以大笑于九幽黄泉之下了。 龙辇之后,就是吹拉弹唱了,敲锣的,打鼓的,吹唢呐的,拉胡琴的,总共三百人,一路吹个不停,乱了节奏,严重了也是会丢掉性命。 再之后,就是一队禁军护卫,这一队要两千人,都是常年沙场的步卒中挑选出来,既忠心耿耿又杀人如麻,而且精通战阵,即使再荒郊野外遇到大军冲击,也能抗住一日,让皇帝安全脱险。 想到这,陈知礼叹了口气,要是再来几次这样规模的出行,自己的腰都会累断的,抬头望了望太阳,心中掐算着,已经辰时末了,再迟会耽误吉时的,不由得焦急起来。 “皇上驾到!” 小太监尖利的喊声响起,在外面等待的群臣和仪仗队忙跪伏在地,陈知礼忙低伏在地,头对着洪武大门,恭敬地喊道, “参见吾皇,龙辇已备,皇上请移龙驾。” 永乐皇帝已经换下朝服,一身玄黑的衮龙冕服,五爪金龙环绕,头上带黑玉朝天冕冠,腰间泰阿天子剑,眼睛微睁,龙行虎步,威风赫赫,不愧是九五之尊。 他身后左侧跟着黑衣老僧,正是姚广孝,右侧郑和一身大红官袍,捧着一道祭天圣旨。 “众卿平身。”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起身拜谢后,朱棣挥挥手,带着姚广孝和郑和走到龙辇前,朱棣对两人点点头,郑和扶着朱棣登上龙辇,然后走到龙辇另一侧,对队伍后的陈知礼轻轻摆手。 陈知礼暗暗吸了一口气,拼尽全力,尽量让声音平静又满汉欢喜,扬声喊道, “开,洪武门!” 咔咔咔 鲜红如血的洪武大门缓缓打开,门外阳光如火,人潮汹涌。 “龙驾起!” 三十二人直起来腰身,面不改色的扛起龙辇。 “帝皇出行!鼓乐起!” 堂皇正大的鼓乐声起,队伍依次走出洪武大门,向着正阳门方向,慢慢走去。 ...... 而此刻。 莫愁湖边。 一个胡子花白,头戴狗皮帽子的老头,推着破烂却干净小车,车上飘着阵阵甜香,沿着城墙外的大道,缓缓前行。 书阅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