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杀人不眨眼 (第1/2页)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正月初一,一个原本应该是喜庆祥和的子,但是对于扈国来说可能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并不是那样的祥和与吉利,皇帝司马永延驾崩的消息很快在建安城不胫而走,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大行皇帝司马永延是他们记忆之中最深刻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在位时间太久了,他在龙椅之上挨过了七十个夏秋冬,他的帝王生涯甚至要比许多人的寿命还要长。对于这样熟悉的皇帝猝然离世,许多扈国百姓在震惊之余也对未来充满了不安,虽然许多人都不知道七十年的扈国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长辈的描述当中,一代又一代人对之前扈国的景象还是有些印象的。 七十年前,先皇驾崩,堪堪六岁便登上皇位的司马永延,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在针对虢国的战争失败后,扈国面临的是割地赔款的境地,谷函关、雍州、江州的割让使得虢国有了近一步钳制扈国的机会,可以说扈国已经到了毁灭的边缘。即使割地、赔款,但是已经极为虚弱的扈国依旧是虢国在内的各国的战争目标,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哪一位帝王能够许自己放弃这样一块大肥呢? 关键时刻,司马永延亲自给杞国、莒国以及如今已经不存在了的陈国的君王写了亲笔信,在信中司马永延一再告诫三位君王,如果任由着虢国一再侵扰扈国,那么在扈国倒下之后,虢国的国力会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到时候中土就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单独对抗虢国。在心中司马永延还特意指出,仓促结成同盟的三国恐怕也不会占上太大的便宜,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还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司马永延的信从头到尾都暗示和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扈国的存在有极为不平凡的意义,扈国完全可以对虢国产生牵制,从而使得扈国的存在可以给予其他三国更多的安全,可以说司马永延的信就差一点将扈国说成活靶子了。 其实虢国同扈国战争进行的过程之中,其他三国本来就是有插一杠子的打算,但是最终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最终按兵不动。对于虢国的野心,其他三国的君王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司马永延心中所提到的事也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扶弱锄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已经陷入颓势的扈国,如果不拉上一把的话,极有可能会对自产生极为不好的后果,而且由扈国这样一枚活靶子、一块磨刀石,倒也是真的可以削弱虢国的力量,对于杞国、莒国等国来说他们要做的不过是向虢国施压压力而已,并不需要再付出其他的代价,但是却能够利用扈国的存在对虢国实现牵制和消耗。 由此,杞国、莒国和陈国开始了同扈国的五年的蜜月期,在此之前三国变相的成为了扈国的保护国,也为扈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援助。 扈国也终于挣扎着从亡国的边缘离去了,不仅如此,在司马永延的带领下扈国厚积薄发,五年的时间取得了极大的国力复苏,不过饶是如此司马永延在面对虢国不断的挑衅行动,依然采取了退让的应对,不免有些扮猪吃老虎的意味。直到又过了三年,莒国开始了对虢国的征讨,也是就在这个时候,已经等待了八年之久的扈国终于出手了,在近一年半的战争进程之中,扈国不但收复了割让出去的谷函关、雍州、江州两地,还一举攻克了虢国的澄江郡、怡莱郡,算是给多年前战死的扈国将士出了气。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扈国的军队并没有继续近,而是在占据了澄江郡和怡莱郡之后便停止了行动,这让扈国国内的官员将领以及其他各国的帝王、将相都格外的意外。 对于当年做出这样举动的原因,许多年之后扈皇司马永延曾经给出过解释,那就是如果当年扈**队继续前进的话,那么扈**队极有可能同莒**队一道彻底的消灭并瓜分虢国,但是将虢国瓜分掉并不符合扈国的利益,如果虢国消失了,那么扈国就不得不同时与陈国、杞国和莒国三国接壤,届时扈国要面临的压力也将不断的增大,极有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事实证明司马永延是对的,后成为了中土第一强国的莒国虽然一直想敲掉扈国这个存在,但是由于并不接壤,因而这一直也就只是个计划而不得执行。 不过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疑惑,八年前刚刚登基称帝的司马永延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八年后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他会有如此毒辣的分析、如此精确的判断、如此长远的眼光么?如此年轻的司马永延自然不会如此的大智近妖,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教习师父、太子太师也是扈国的宰相韦国光,这位韦国光韦相爷才是那位真正的大智近妖。 先皇驾崩的时候,朝堂之中为了确立继位新君可谓是大打出手,最终还是三朝老臣韦国光韦相爷出面选择了堪堪六岁的司马永延登基。选择司马永延的原因固然是因为他聪明伶俐,有一个明辨是非的心。 如果说早年的司马永延是由这位韦相爷辅佐才惊才艳艳的话,那么自从韦相爷去世后,独当一面的司马永延几乎已经继承了韦国光的谋略和能力。 在七十年的皇帝生涯之中,司马永延先后六次变法对扈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调整,虽然这些改革之中也曾经数次出现问题,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成功的,如今的扈国已经隐隐能够同莒国扳手腕了,不然一个扈国也不会让虢国和杞国都极为忌惮,甚至不惜同莒国进行和亲来借此向扈国施压,他们要的不过就是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以说没有司马永延这样一位狠辣而又机智的皇帝,纵然有千百个韦国光,那么扈国也不见得能够生存至今。 在这样强大的、卓越的皇帝之后,又有谁能够有资格继续带领扈国前进呢?又有谁能够保持扈国如今的势头不变呢? 就在建安城百姓带着忧虑,带着不安在等待的过程之中,建安城皇宫的最外侧的承天门上,大内的太监头子忽然高声朗喝,“奉天承运皇帝,诏,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改元洪昌,是为洪昌元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钦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国不可一无君,就在正月初一即将进入到午时的时候,被关押在昭狱之中的魏亲王司马云明已经被接回了皇宫,并且在大臣们的拥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