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进军商议(上) (第1/1页)
天下已然大乱,朝廷允许地方军力参与剿灭黄巾之乱的诏令已经分发天下,偏远的雁门郡都收到了这个诏令。 郭蕴使人前来召张俨等人前去议事。 张俨收到了郭蕴的召见命令之后,带上了徐庶,张辽和赵云就往郡守府而去。 张俨相信此次商议的事情,要是有徐庶在的话,能给出很多实际上的建议。 同时,张俨也让张辽和赵云长长见识。 四人出了大门,各自骑上自己战马就往进首府出发了。 张俨倒也不专门先去老宅寻找张鹏,他知道郭蕴肯定会派人去找的,张俨也懒得自己走这一遭。 果不其然,到了郡首府时,张俨发现张鹏已经也刚好到了。 众人一起进来,郡守府门房早有仆从在等候了。 将几人引到了郭蕴的议会室。 郭蕴和郭嘉早就在议会厅中等候着众人了。 郭蕴看着自己这个女婿,眼里心里都是满意。 虽则张俨长得五大三粗的,想不到这对这天下的局势还真有几分把握。 当然,郭蕴的堂侄郭嘉对天下的看法也是如此的。 郭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战略眼光,他只是觉得,太平道或许会作乱,但是没想到虽然闹得那么大,可见这两个后辈才华都是极高的。 想到这些,郭蕴有些自得,纵然是两个后辈有些才华,但说到底还是他郭蕴善于识人。 早早的就看得出了自己女婿和自己侄儿的才华,并且在两个人微弱的时候就对两人进行了扶持。 要不然两人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说起来这个功劳还是自己的。 待到众人到了,郭蕴随意让众人坐下。 坐下之后,众人也不客套,现在正是兵贵神速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给他们在这里空费时间了。 早一些时日出兵,那便早有机会立下一份功劳,这些功劳到最后都会转化成实力。 郭蕴开门见山的说道:“相信消息们大家都知道的,今天召大家来就是在这黄巾之乱里,我们到底应该要如何处理,现在朝廷的诏令已经下来了,各地可自组兵力参与镇压黄巾叛乱。” 张俨颇有几分迫不及待,说道:“岳父大人,此次参与镇压黄巾叛乱的军队,就由我们楼烦军去吧。 众人看到张俨颇有几分急迫,都露出了明显的笑意。 其实就算张俨不站出来的话,这活也得他来干,因为雁门郡的实在边境压力太大,所以能够动用的军队也只有他的楼烦军一支。 毕竟自从兼并了那三股马贼贼之后,又陆续招了一些人,现在楼烦军的骑兵兵力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人左右。 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作战力量了。 郭蕴点了点头,道:“既然贤婿那么主动的话,那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我再在雁门军中抽出一千步兵和五百骑兵,给你凑足四千兵力。 听了郭蕴的话,在场的人都觉得郭蕴义薄云天,关照后辈。 但是郭嘉,徐庶还有张俨三人露出了一些奇怪的神色。 除了张辽和赵云以外,其他的都是人精,哪能看不出这三人的神色有些不对。 郭蕴马上直白的问了出来,道:“难道四千兵力还不够嘛?” 其实在这个时代,四千兵力已经是非常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了。 后来的孙策拿着传国玉玺找袁术借兵的时候,袁术也不过借给了他三千兵力。 而就凭着这三千兵力,孙策打下了东吴六郡的地盘,一举奠定了东吴三国之一的基础。 可见这四千兵力已经非常的多了。 张俨目视徐庶,想给自己这个义兄一个表现的机会。 徐庶看见众人都看着他,便主动站了出来,回郭蕴道: “郡守,不是四千兵力太少,而是四千兵力太多了。” 这话听得郭蕴倒有些稀奇,毕竟只见有人嫌兵少的,不曾见过有人嫌兵多的。 兵多将广才好做事,兵多在众多的地方势力里面说话也硬气,你兵少了人家还看不上。 只见徐庶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北方大旱,我雁门郡的产出其实也并不多。 并且现在黄巾之乱爆发,各地民不聊生,到时候必然有大量的难民涌入并州,甚至涌入雁门郡。 到时候为了维持雁门郡的稳定,我们需要更多的兵力进行维稳。” 郭蕴点了点头,这个倒是个大问题。 但是郭蕴对这个也是早有预料,说道: “如果只是这问题的话,我相信雁门郡的豪强也不愿意雁门变得混乱起来,可以向他们借一些庄户家兵,临时编为郡兵,并发放武器,以维持雁门稳定。 这样的话,我雁门郡出两千的兵力其实也并非不能接受。” 徐庶听了这话,心里不由想道,有个靠谱的岳父就是好啊! “郡守说的是,但是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便是后勤辎重的问题。 我们率军此去剿灭黄巾之乱,必然是人吃马嚼消耗甚大的,我们出发的时候要带走大量的粮草物资。 然后到了各地征战的时候,也要使用各地的府库。 现在天下各地的存粮都不多,怕是他们能供给我们的粮草也不会多啊。 如果我们的士兵是如果多了,恐有养军之困啊。” 这一点都是倒是郭蕴想的差了。 不过郭蕴平时挺精明的一个人,只是现在自己的女婿要出征,自己的侄儿要跟着,自己的儿子大有可能也要跟随着出征。 这要是出了事情,自家可就被一锅端了,这可真是个要了老命的事情,由不得他不慎重啊! “两千兵力未免有些少了,中原的黄巾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怕是这点兵力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听到郭蕴此言,徐庶也不愿意一个人独出风头,他看着郭嘉的位置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出来说。 这一幕看在了郭蕴的眼里,令他十分满意,无论是自己这个女婿,还是女婿手下的人都很好相处,这样自己的侄儿在他们的麾下做事会更容易些。 郭嘉显然也看出了徐庶的意思,微笑着对徐庶点了点头,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便开始接下话头,开口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