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七十六 一个公公一个姑娘两个孩子 (第1/2页)
半吊子的道士章一百七十六一个公公一个姑娘两个孩子“不不不,我要杀了你,再做皇帝。” 杨启的声音在殿内回响,原本哗然的殿内却突然鸦雀无声,直到兵部尚书苏佳及的厉喝声响起众臣才反应过来。 “杨启,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杨启笑了笑,并未答话,提刀向着赵启年冲去。 众臣不曾想过杨启如此果决,惊呼四起。有抱头鼠窜的,有大喊来人护驾的,还有指着杨启怒骂的,唯独没有上前阻拦的。 杨启凶名在外多年,他们自认为是治世能臣,若与武夫相争让自己有了闪失,那对鸣武可不是件幸事。 于是他们心安理得地逃窜,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的陛下木然地伫立在原地,神情恍惚。 赵启年虽然看上去还是有些消瘦,但比起刚刚登基之时壮硕了一些,因此他也能换上杨启给他缝制的龙袍。 杨启的身形在他眼中再熟悉不过,甚至身上都无时不刻环绕着杨启的味道。 刀身上的寒芒反射在龙袍的五爪金龙上,让那条龙仿佛要活过来一般,只是他的主人却危在旦夕。 赵启年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就这么看着杨启登上了台阶,一刀向着自己头顶劈下。 他能清晰地看到刀身上的战痕,这把曾杀过不知多少叛军的战刀此时落向了这个帝国的主人,不知是什么心情呢? 也许在义父眼里,自己从不是皇帝,而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傀儡? 赵启年想起先帝临终前义父的承诺,也想起当时义父拍着自己肩膀说:“我会帮你。” 那时自己眼睛虽然有些朦胧,但清楚地看到义父坚定的脸,那种表情在随性散漫的义父身上很少能看到,让他忘不掉。 随着战刀带起的风声吹拂在自己的脸颊上,杨启脸上清晰的杀意清晰映在眼中,赵启年笑了笑。 罢了,原本我就不想当皇帝,这下也算解脱了吧?鸣武义父会代我治理好的。 他刚想闭上眼睛迎接死亡,就见身侧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是他的贴身公公。 洪公公一掌拍在杨启臂膀上,战刀擦着赵启年的身子劈下,砍到了龙椅上,龙椅的一只扶手应声而断。 赵启年这才感到后怕,想要后退两步,却忘记了身后便是龙椅,跌坐到了龙椅上。 下意识地想要扶住把手,有一只手却拍了个空。 他没转头,依旧盯着杨启看,感觉有些委屈。 朕那么信任您,那么依赖您,对您言听计从,您为何还要杀朕? 杨启卸掉洪公公的掌力,反手将刀抡向洪公公。 洪公公眯眼看向劈来的刀,突然眼瞳一缩,提气收腹躲过一道无形刀意,却不敢再攻,生怕杨启对他的陛下动手。 只是高手相争只在一线,杨启看也不看赵启年一眼,回了洪公公一掌。 这一掌拍在洪公公肩膀处,虽然不是要害,但内力浑厚,洪公公一下飞出几步,一时站不起身。 杨启哼了一声,又抡刀向赵启年劈下,眼中的失望却是盖过了杀意。 赵启年没躲,躲不过也不想躲,静静地看着,但在他眼中这次的刀要慢了许多。 他不知道是刀慢了,还是自己的心慢了。 然而刀再慢依旧要落下,只是这次战刀依旧没能落到赵启年头上。 千钧一发之际刀身上传来一道金铁交击之声,一柄短匕再次将刀身带偏。 刀偏向了另一只扶手,这下龙椅两只扶手都被砍断,仿佛在嘲笑赵启年一般。 随后一道红色的身影从梁上落下,赵启年原本灰死的心也随之活了起来。 他脸上绽出笑容,想起初见甲二时的场景,与此时是多么的像。 不过一个红衫女子是来杀自己的,一个是来救自己的。 只是他的欣喜还未至顶点,就见日莹一脚踢在了自己胸口,胸口传来一股力道,自己连带着龙椅都向后滑了两步。 亲娘咧,不管杀人救人都不太留情啊。 赵启年揉着自己的胸口这么想到。 但他没时间考虑太多,焦急地看向日莹,他知道日莹武功不弱,但应该还是不如杨启的,更何况此时她还没了兵刃。 不过紧接着日莹又抖出一把短匕,赵启年定睛一看,是她来到宫里后自己派人替她打造的。 赵启年不知为何突然安心许多。 日莹的武功与杨启不是一个路数,杨启的战刀大开大合,凌厉的刀意在殿内留下一道道痕迹,而并不粗糙的刀术也一直攻向日莹要害。 日莹则步法诡异,似一只蝴蝶一般绕着杨启缠斗,偶尔刺出一刀让杨启不得不防。 红色绕着黑色,若无偶尔迸射出的火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