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五十二 现在的年轻人 (第1/2页)
半吊子的道士章一百五十二现在的年轻人原本杨小央就觉得自己的几人中的地位很低,比起他们的枣红大马也好不了多少,尤其是那匹马儿吃的和他差不多以后更是如此。 但杨小央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代替他们的马儿,带着马车车厢前行。 哦,不是带着,确切的说是背着。 还不如马儿...... 头顶是午后还算炽烈的太阳,身边是山中清爽的夏风,耳边是林间的鸟叫虫鸣。 杨小央本应也是游山玩水的心态,如今却只能听他们描绘山中的美景。 因为他的头顶着车厢,抬不起来。 “呀,那边有好多花!” “呀,那边有只黄色的鸟。” “呀,那边有条小溪!” ...... 感谢小荼的一惊一乍,让杨小央还能在脑中想象一下美景,虽然她说的并不美。 几人从山的东北面上山,一路向西南走。没走多久路就变得狭窄,而且蜿蜒曲折,马车确实上不了山。 乐休骑着驴走在最前,他之前下山本是要找些人帮他收割麦子,但既然现在有了人便不需要了。 庐山百余峰,他说他的屋子在最外面那座小山上,家里还有个不大的孙女。 至于乐休的儿子女儿在哪,他没说,几人也就没问。 杨小央和鞠夜阑是出于礼数,小荼估计没想到这茬,至于李从文么,只能是不想问。 最外面的这座小山并不算陡峭,亦不高耸,几人走了一个时辰不到来到了山腰处。 山杨小央已经见过许多,以他的眼光来看,看不出这山和其他的山有什么区别,真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这儿的雾气有点不讲道理。 “怎么刚刚还阳光明媚的,突然起了这么大的雾?”小荼替杨小央问出了这个问题,估计还能替他免下一次被说没见识。 上一刻还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下一刻树竹花草尽披薄纱,小荼原地转了一圈,原本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峰似乎有了变化,再回首自己已不知身在何处。 “嘿嘿,小姑娘,这山啊,就这样,不讲道理。”乐休依旧优哉游哉地骑着毛驴,丝毫不受雾气影响。 没过多久,几人来到山腰处的一小片空地上。 一座木屋现于层林之间,屋顶的瓦片和墙上已经染上了绿意,似要与这大山融为一体。 屋边一侧不远处还有条小溪,视线沿着小溪向上,嗯,就是一大片林子。 屋子的另一侧便是一小片麦田,一片金黄在浓郁的绿色之间竟不显突兀,又随风摇摆,丝毫不知自己死期将至。 山上确实凉快很多,李从文的折扇自然又成了摆设,他指着那片麦田刚要说些什么,就见屋内冲出一小姑娘,看似与小荼差不多大。 当然自然是不及小荼高的。 那小姑娘冲到乐休前,惊叹地看了眼李从文,“喔,漂亮哥哥。” 又看向背着车厢的杨小央,不禁愣住了。 杨小央还以为她也要赞美自己一句呢,片刻才意识到自己背上还有东西,赶紧轻手轻脚地放下,长吁了一口气。 人虽然不是很累,但是心累啊,劳作的快乐可能于我无缘了。 那小姑娘看着落地的车厢也回过神,“喔,大力叔叔。” 杨小央的拳头握了握又松开,罢了,习惯了。 小姑娘又看向鞠夜阑,指了指她身上的道袍,又马上放下,瞪大了眼睛,“哦,哦,哦,你是那个什么士!” 乐休干咳一声,拍了拍小姑娘的背,“呵呵,要注意礼数。” 小姑娘停了赶紧站直了身体向几人行礼,“我叫乐呵。” 杨小央嘴角一抽,多看了乐休几眼,这取的什么名儿?连带着她人儿都傻乎乎的! 这个看似不简单的老头在杨小央心中的形象一下就差了许多。 几人自报家门后,乐休把驴牵回了小院里,又和她孙女从屋里拿了镰刀出来。 “行了,各位好好体悟劳作的乐趣吧。”乐休指着金灿灿的麦田,摆手说道。 他说完便和乐呵坐在一边的树下,笑眯眯地看着几人。 杨小央见几人有些兴奋地走向了麦田,想来几人是没干过农活的,但鞠夜阑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他对着鞠夜阑道了声适可而止,便看了乐休一眼,“您不去体悟体悟?” “我乐趣够多了,不必劳作。” 杨小央一滞,又接着问道:“那我们的屋子怎么办?” 乐休叹了口气,“唉,小兄弟性子真急,以你的本事,一会儿不就盖完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