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到来前_第十六章 使用传送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使用传送阵 (第2/2页)

都还在才安心的吐出一口浊气,紧随而来的便是一阵呕吐感。

    时空隧道中斗转星移若不是杨臣太过害怕,早就晕死过去了。

    杨臣趴在一尊大树上呕吐起来,十余分钟后才缓缓的适应第一次空间跨越。

    而在极地,北极熊和雪猿眼前白昼大亮,随即又消散的荡然无存。

    杨臣消失了,九块阵纹石全部碎裂。

    “呜呜呜……”

    北极熊不会人言,在哪里呜呜的悲鸣,它以为杨臣消失了。

    “真是神奇!”

    雪猿的智商就比北极熊高的多,它赶紧收好碎裂的阵纹石。

    如果可以,它也想永远离开极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谁能想到一百多年后它带着极地大部队真的走出极地,极地生物大转移全部投向战场上。

    杨臣在另一处无人区中,这里仍是冰天雪地,是大雪纷飞的季节,证明自己并没有跨越很远。

    至少还没进入亚太地区。

    “磁石能量不足以支撑自己跨越亿万万公里?”

    杨臣这么想着,确定了这一点,否则怎么会中途就停下了?

    不过身上还有满满的一背包磁石,就算是无法抵达杨门,也不会太远。

    想起这一点杨臣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

    “cao!”

    杨臣晃了晃自己的手表,发现死机了。

    应该是在穿越空间通道的时候,被里面的斑驳能量所损坏,否则以首领的装备是不可能那么容易损坏的。

    但这代表杨臣无法连接杨门卫星,只有依靠自己走到杨门了。

    想着,杨臣进行第二次时空跳跃。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顺畅的多了。

    传送阵很快被杨臣摆放好,九道光芒再次冲上云霄,杨臣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踏入阵法中。

    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一条空间隧道将杨臣吸进去,这一次杨臣看的真真切切。

    自己的身体在进入空间隧道的时候变成一团光芒,身上所有的物质瞬间瓦解。

    “不好……”

    杨臣暗叫一声。

    按照原理,自己成为能量体在空间通道中穿梭,那么自身的能量也会得到消耗。

    “不会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吧?”

    杨臣心虚的暗想着,这要那样的话他宁愿一步一步的走回去,哪怕耗时几百年。

    在没有防护罩下,能量体穿梭空间通道确实会消耗体内的能量。

    但也没有杨臣想象中那么可怕,只会元气大伤,但只好调节的好恢复起来还是很快的。

    但杨臣所制造的是一个单独的传送阵,最多跨越数千万公里,对人体的损伤很小,但也不可忽略。

    如果是跨越亿万万公里,或者从北极直接跨越到南极那么远的距离,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死也会变变成一个不完整的人。

    杨臣从龙国无人区一路杀到北极没事的原因正是梦来的玉佩一直在身上。

    换一个人估计就死在传送的过程中。

    可惜梦来递给杨臣的玉佩预警能力并不是很强,在黑袍祭祀祭起传送阵的那一刻才有所感应。

    但那一刻杨臣执意要去救那五个军人,导致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不过还好,杨臣无事,五个军人要是落在北极恐怕就完了。

    “呕………”

    杨臣一分钟后又出现在地球的另一处地方,眼前一亮感觉天旋地转,星辰就要坠落下来一样。

    要想在空间隧道里面站住脚跟就必须要拥有和它匹敌的速度。

    也只有太空战机才能有那么快的速度,当然把苍穹号战机放在隧道这种没有阻力,引力的通道里一样可以。

    而太空战机更了不得,三十年前M国军方一个太空战士因一个错误的cao作方式,将一辆战机驶向太空深处,至今还没有掉过头来,速度之快难以想象。

    三百年前,只从研发了可以在太空中燃烧的燃料后,各国都将喷气式战机换成了混合燃料的战斗机。

    也只有M国那个太空战士才知道,超越了光速是否时间会真的停止。

    只不过不清楚他什么时候能回来,按照人类寿命计算,他剩下一百多年时间掉头回家,按照理论的话。

    那就不清楚了,说不一定他能永保青春,就算是过去几百年他也没有老去

    杨臣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已经没有了冰天雪地场景,但天空中仍飘洒着鹅毛大雪。

    但总比下半身陷入雪地里的环境好多了。

    到底用不用传送阵呢?

    这倒是困惑了杨臣的一个大问题。

    为了保险,杨臣决定先停下来观察一下自身有无问题。

    接下来的数天里,杨臣寻找松鼠藏坚果的地方,给自己补充一些能量,渴了就吃点落下的鹅毛大雪。

    “最近松鼠的死亡率很高啊?”

    杨臣不解的看着树下的松鼠,已经被冻的僵硬了,最近他发现很多松鼠都离奇死亡。

    杨臣将松鼠的尸体带上,必要的时候还能补充一些营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