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辞别 (第3/3页)
忽的齐齐扬起嘴角。 多年前,两人还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此时他们已成为了可主宰一个国家的上位者。 庆幸的是,他们容颜已改,但曾经的信念与感情未变分毫。 纵使他们的模样已回不去少年,可他们的心依旧停留在那个鲜衣怒马的午后。 “温冀,谢谢你一直陪着我。”这一路他弄丢了很多人,唯有温冀始终在他左右。 “嗯。”平阳王回答的依旧冷淡,他似也觉得这般回答有些敷衍,便又道:“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死。” 建明帝皱眉,“你怎么敢断定就是我先死?” 平阳王坐起身,抬手在建明帝的伤口上轻轻一弹,瞬间疼的建明帝扭曲了五官。 “太弱!” 建明帝气得牙根直痒,“温冀,有种你一辈子别受伤,否则我定会还回去!” “随你。”平阳王起身,拂了拂灰,“我要回府了,明日我就不进宫了,起早启程。” 建明帝也想起身,可他怕扯到伤口,所以使不上力。 温冀嫌弃的皱了皱眉,将手伸给建明帝。 建明帝扬唇,借着平阳王的手劲利落起身。 “温家二房都被我赶出去了,就算温凉夫妻搬出王府,你也不用担心温阳被人算计。 你放心,温阳这个世子比你坐的稳!” 平阳王点点头,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他们效忠英国公,为何不将他们一同杀了?” 建明帝笑得高深莫测,“人活着才有求,而若求不得,便会心生怨怼,她们活着比死了有用。” 钟树禀告说温平应是知晓当年之事,若他知晓,那蒋氏便必然知晓。 暂且留之一用。 这些阴诡之计平阳王不擅长,也不想问,但他相信建明帝。 平阳王请辞离开,建明帝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唤住他。 “温冀,战场无眼,小心些,别死在朕前头。” 平阳王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 建明帝摇头笑笑,这个犟驴走了也好,以后也就没人与他抢儿子了! …… 没有了二房的平阳王府似乎就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一家人围坐屋内吃着团圆饭,近日来所有的紧张焦虑尽被驱散。 饭后,平阳王开口道:“阿凉,你和锦儿留下,我有话与你们说。” 温阳:“……” 说的这么婉转做什么,除了温凉和大嫂,这里不就剩下他了? 干脆说温阳你出去一下不就得了? 温阳寒着一张脸退了出去,心里却好奇的要命。 父王到底与温凉大嫂说了什么? 而这种好奇在次日送平阳王夫妇离开的时候,更被无限放大。 天蒙亮平阳王下令队伍出发,温凉几人将平阳王夫妇送至大门前。 温阳觉得这很正常,父王是南阳城的统帅,自要回去。 以后等温凉承了世子位,他们一家就可以回去团聚了。 可温凉顾锦璃两人却突然双膝跪地,郑重叩首。 温阳看得一脸怔愣。 两人跪的太突然了,他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这样是不是显得他太不孝顺了? 温阳的膝盖弯了弯,却又绷直了,他这个时候再跪感觉更怪。 温凉两人郑重的叩了三个头,温凉抬头望着冷峻如山的平阳王,望着眸中泛泪的平阳王妃,深深唤了一声,“父王,母妃。” 下次再见,他便不再是平阳王府的公子了。 小时候他心中怨过,为什么所有人都有父亲母亲,只有他没有。 可现在他只有感激,因为他们让自己有了一个完整的童年,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是他们让他与别的孩子享受到了同样的生活。 平阳王妃已泪如雨落,她扶起温凉两人,拍着温凉的手道:“好孩子,日后,多加保重。” 高处不胜寒,那个位置只会比现在更加危险艰难。 温凉颔首,“母妃放心,您和父王也要保重身体。” “嗯。”平阳王妃哽咽着应了一声,用帕子轻轻拭泪。 平阳王走过来,抬手拍了拍温凉的肩。 这位父亲向来言寡,但却将这个家呵护的很好。 “在京中若不开心,便来南阳城吧,那里永远是你的家。” 就算有朝一日他们一个为君一个为臣,可在平阳王心中,温凉永远是他的大儿子! 平阳王夫妇的车驾渐渐驶远,顾锦璃眼圈泛酸,心中感触颇深。 温阳望着父母远去的车队,看了看永远清冷的温凉,看了看哽咽拭泪的顾锦璃,他的脸上写满了问号。 他长得就那么不起眼吗? 父王母妃与温凉说了那么多,他就不值得交代一句吗? 长子和次子的待遇真的就差这么多吗? 惆怅…… …… 建明帝在清洗朝廷之后,便是重新任命官员。 顾大老爷等一众在朝廷危机之际,敢于挺身的大臣皆得到了封赏。 新科状元苏致因约束学子有功,被建明帝封为礼部郎中,榜眼孙桐之因协助有功,被封为翰林院侍讲。 两人虽只是小小从五品,却能正式参与朝廷各项事宜,比起历代苦熬资历的状元榜眼,简直幸运太多。 魏岳谋逆,御林军群龙无首。 众人本以为建明帝会将御林军统领一职交由温凉,毕竟他已是御林军副指挥使。 可出乎意料的是,建明帝竟将御林军指挥使一职交给了沈染,并将兵马司的指挥权交给了温阳。 这简直是将温凉所有的权力全部架空。 众人暗暗揣摩,虽说陛下选择相信平阳王,但对温凉终究还是存了嫌隙。 只英国公傅凛心中一清二楚。 明面上建明帝的确夺了温凉的权,可实则安排的人手却仍旧是温凉一派。 他这是在铺路,只等着这条锦绣之路铺好,温凉便可踩着这条路,干干净净的登上那个位置。 傅凛不甘,难道他就真的没有办法除掉温凉了吗? 与他所想一致的还有英国公,当英国公得知建明帝曾单独传宣亲王进宫后,便知事情紧迫。 他请宣亲王出来喝茶,却被宣亲王以身体不适尽数推了。 “这老家伙定是被傅棱蒙骗,决心站在他那边了!”宣亲王怒拍桌案,气恼不已。 沉思许久,英国公大步行至桌案前,落笔写了一封信,小心封上蜡印,交给管家道:“给郡王妃送去,让她尽快送到箫素手中。 切记,不许她私自打开。” 温凉一事暂不能让傅决他们知道,否则他们定会因乱生事。 英国公府如今四面楚歌,既有北燕这个盟友,何不拿来一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