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风云_高永乐之死的真实与想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永乐之死的真实与想像 (第1/1页)

    首先有关高敖曹的首级被送回后发生的灵异事件,见于《北史》高氏列传,

    “…先是,有鹊巢于庭中地上,家人怪之,及其首函至,置正当巢处。葬后,其妻张氏常见敖曹夜来旦去,有若生平。傍人莫见,唯犬随而吠之,岁馀乃绝。其故吏东方老为南兖州刺史,追慕其恩,为立祠庙。灵像既成,头上坼裂,改而更作,裂如初,见者咸称神异。”

    书香本人虽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对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心存敬意。本人无从评论这种灵异事件,只是忠实地按照史籍的记载进行了转述。从这里可以看出,高敖曹的灵异事件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才消失。

    对于高永乐的死,《北齐书》这样记载,

    “阳州公永乐,神武从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阴之战,司徒高昂失利退。永乐守河阳南城,昂走趣城,西军追者将至,永乐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擒。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别驾,受王委寄,斗酒只鸡不入”神武乃以永乐为济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永乐曰“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永乐至州,监、公正谏不见听,以状启神武。神武封启以示永乐。然后知二人清直,并擢用之。永乐卒於州。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

    在史籍中“卒”是个中性词,只代表这个人离世了。这里看不出高永乐究竟因何而死,又是何时死的。

    但是《资治通鉴》的《梁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梁武帝大同五年,…五月,…东魏阳州武公高永乐卒。”

    梁武帝大同五年是公元540年。而高敖曹的首级被归还发生在公元538年10月,他的葬礼应该在稍后的时间。所以高永乐应该死于高敖曹被下葬后1年半左右。一开始我提到过,高敖曹的灵异事件在他被下葬一年多以后消失了。

    我无法判断高永乐的死和高敖曹灵异事件的消失孰前孰后,我也无从判断它们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我只是根据史籍的记载陈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在高永乐死的几乎同时,高敖曹灵异事件消失了。

    从史籍当中,我们无法判断高永乐的死因。但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资治通鉴》居然郑重地记录了高永乐死的时间,要知道高永乐这个人在东魏的历史上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从史籍的记载可以看出,他贪鄙成性,无所建树。他一生最大的事迹大概就是害死了名将高敖曹。

    史笔如刀,惜墨如金。

    在中国浩瀚的几千年历史中被史家选择记录下来的人和事,一定有它特别的意义。

    我不知道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为什么要记下这样一笔,是否也和我一样希望恶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我想,这也是读史的乐趣之一吧。历史在告诉我们曾经的真实的同时,也留给你无限想像的空间。

    既然如此,那就让想像插上翅膀吧。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现实,但是至少在想像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让善恶有报,因果相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