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基赞誉,鬼谷秘闻 (第1/1页)
当然,项明这个想法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在他确确实实想不到谁能够成功算计张良。 尽管项明并不畏惧张良,却也不希望张良旁落,一旦让对方投靠了别人,又将成为心头之大患。 这种祸患还不比秦正与曹cao等人,其身份所累,至少行为举止都会有一定规律可寻,但谋士,特别是顶级谋士,想法天马行空,无从揣测,一旦碰上,必将是极大的麻烦。 但天下之大,想要寻找张良如同海底捞针,刘基所提供的只是对方出现的消息,这种事情心急也是无用,还不如先行将对方收服为好。 项明的想法只是一闪而逝,而刘基则继续列举道: “除了此前三人,还有吴侯,在基看来,学识绝对不弱于基。” “至少,基写不出那般慷慨激昂的诗文,也提不出那样新奇的制度。” 刘基所赞扬的,是那个世人眼中的项明,加上之前两人相互摸底,得出的结论。 鬼谷避世久矣,倘若刘基还知道项明所写《农典》《工典》等典籍,无疑会更加吃惊。 不过这一点,前文也提到过,项明占着一定的优势,若论知识广度,他绝对不如刘基,但谈及层次,却又高出对方太多,这才给刘基一种深不可测的错觉。 不过项明并没有打算修正这种错觉,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维持对方心中自己的形象,不要让对方算到自己所想。 有些时候,刘基这种人才会扶持那些不如自己之人,如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刘基之于朱元璋一般。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洞察掌权者的心思,无论是明哲保身,还是锋芒毕露,他们都有足够的信心保证自己的安危。 当然,不排除掌权者主动示对方以弱的可能,为了利用那样的顶尖人才,表现出可以被对方猜透的样子。 而项明却不想那么做。 其实,这样的表现,同时意味着自身实力的不足。 为何许多开国皇帝都要用尽手段,杀伐一批开国功臣?对方功高震主是一方面,但作为主能被臣所震住,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不足的表现? 项明若想如同寻常的开国之君那样,一统天下之后建立“万世”基业,他完全可以表现得不那么强势。 但他的志向不止于此。 可能有些异想天开,但他真的想要尝试一下,如果他所求的是那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大目标,那么,他就不应该向麾下之人表现出不足的地方。 唯有这样,麾下才能够坚定不移地相信,他能够完成伟业,才能够一直心无杂念地跟随下去。 因为聪明人都会知道,如此伟大的帝王,是绝对不会畏惧功高震主的。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项明当初才收服了犹豫的韩言,收服了被俘的杨机,同时说服了固执而纯粹的董决,现在,便轮到刘基。 虽然说,他的真正志向眼下还不适宜透露给他人,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先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等到时机成熟,一经催化,必将成为参天之木,到了那时,也就离项明完成自己宏志不会太远。 所以,对于刘基的称赞,项明并未表现出惶恐之色,只是淡笑谦虚道: “先生过誉了。” 其实刘基的夸赞同样是一种试探,见项明如此轻描淡写地接受了强于自己的说辞,便知道眼前之人绝对非同凡响。 甚至是超越了非凡的非同凡响。 而对方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也只停留在欣赏的阶段,自己如果想要加入对方麾下,地位不会太低,却也不会过高。 想到此处,刘基眼珠一转,又道: “还有一人,虽眼下不如基,但胜在年轻,其志亦不在基之下,基敢言,假以时日,他也不会逊于某。” “只不过,此人有些偏执了。” “哦?此人能得先生如此评价,不知又是何人?” 项明随口问道,信息不足,他也无法判断此人是谁,只得继续问询。 刘基神秘一笑,却岔开了话题,问道: “吴侯可知,鬼谷传人有何特点?” “这……” 项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思考片刻后,还是微微摇了摇头。 鬼谷一脉,素来以神秘与广博著称,鬼谷传人也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世人所知的那两对之外,项明也就只知道数人的名姓,对于他们有什么特点,却是一概不知。 刘基脸上笑容更甚,缓缓开口: “世人皆知孙庞苏张乃鬼谷门人,他们亦都是才绝惊艳之辈,其两两交锋也被世人深以为憾。” “这倒是不假。” 项明颔首,休说世人,就算是他,也想过倘若那两对相互结合的后果。 结果便是,任何一国得之二人,将称霸于当时,若秦得之,加以商鞅变法,横扫六国的壮举将提前数十乃至百年! “然学成之后,庞涓入魏,孙膑入齐,两人交锋无数,以庞涓亡于马陵而终。” “苏秦张仪亦是如此,苏秦合纵,张仪连横,二者相争,皆无善终。” 刘基继续道。 “莫非……” 项明忽然想到当时一种传言,鬼谷一脉之学繁杂无匹,然而作为获取知识的代价,其传人只会两两出现,并且必将相互厮杀,以一方死亡作为结束。 这是鬼谷传人的宿命,也是学识渊博的代价。 “吴侯所想,怕是和实际偏差太大。” 似乎知道了项明心中所想,刘基摇头道: “鬼谷一脉从来没有限制过传人之数,同时也没有自相残杀的规矩。孙庞苏张的出现,不过是巧合而已,况且同代亦有鬼谷弟子,不过不为外人道哉罢了。” “但是,这也太过巧合,其中关联,还望先生告知。” 项明思索着刘基的话语,还是存在某些漏洞。 不是说刘基说谎,而是对方在言语之中必定隐瞒了什么,算是卖个关子,既然将话题引到这里,那必然会给出一个令项明满意的答案。 所以他才会刨根刨根问底。 “确实,之所以出现那种残酷的情况,也和鬼谷一脉传承脱不了干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