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帝王将相,皆是棋子 (第1/2页)
“报!大内总管梁师成住处藏有秘道,曹华已经逃出宫城...” “报!武安侯府人去楼空,徐宁率五百黑羽卫卸甲伏法!” “报!京城外有大队轻骑冲出,朝着西方奔逃...” “报!多处驿站马匹被毒死驿使被杀,消息难以传递....” 连续数到急报飞马传入宫城,朝臣焦头烂额,根本理不清当前的局势。 皇帝、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曹华...... 一瞬之间,大宋朝堂上只手遮天的人物全没了。 剩下的臣子除了惶恐和茫然,还能如何。 首要任务是抓住曹华这弑君逆贼,可这怎么抓? 梁师成下令让黑羽卫围着武安侯府,结果黑羽卫挖了条密道跑了,等发现都出城十多里。 黑羽卫的奔袭速度,没有一只禁军内追上。 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典魁司办事,沿途官府、军队无权过问,还得无条件支持各项辎重,事后由朝廷偿还。 这是精血打造二十年才创建的一个机构,只为大宋天子服务,任何时候都占着最高优先级。 现在曹华带着黑羽卫跑出去京城,天子遇刺的消息还没出宫,那路上的关卡遇见肯定不过问直接放行。 派人通知军队设卡拦截,结果周边的驿站一夜之间马匹、信鸽全部暴毙,典魁司暗桩无处不在,波及有多远根本不清楚,现在京城直接成了聋子瞎子,连边军的消息都传不回来,更别说往外发号施令。 怒急的文武百官,此时才察觉到事情的可怕。曹华直接把大宋的情报系统搞瘫痪了,另一只情报系统在曹华手上拿着。 暗桩这个东西顾名思义,只有直接负责的上级才会知道,层层传递,也只和各自的上级联络,掌握所有名录的只有陆尘、曹华、赵诘三人。现在曹华一出城直接就泥牛入海没了半点消息,满朝文武找不到其他可用的门路,只能让禁军斥候骑马一级级往外传递,结果斥候刚出军营就被宰了,原本用来监察百官的暗桩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京城直接成了飞地。 若此时边关发生战乱,可能敌军打到汴京几十里外才发现。 百官一时间毛骨悚然,连‘国不可一日无君’的事儿都顾不上,想方设法和各地重新建立联系,这要是拖上半个月,大宋变成什么样都有可能。 ----- 正月的深宫之内,繁花落尽,寒风萧索。 原本的大红灯笼换成了白色,宫女嫔妃身着孝衣按照礼法日夜哭丧,整个皇宫都压抑难言。 头戴凤冠的老太后,步履蹒跚的行走在花园内,听见朝臣哆哆嗦嗦禀报完这些事情,缓缓摇头,说了一句: “九奴儿,你倒是收了个好儿子,厉害啊....” 看着已经被清洗过一遍的汴京城池,老太后干枯的手指敲着拐杖,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她还是豆蔻之龄,被选为美人入京,成了太子妃。 乘着车架从江西赶赴汴京,路上遇见了两个胆大包天的游侠儿,带着一只黑鹰,仗着武艺高超,跑到依仗的队伍里,说是想看看太子妃长什么样。 不曾想这一瞧,就是一辈子。 皇帝登基,死了。 扶持皇帝登基,又死了。 再扶持皇帝登基,现在又死了。 一辈子都在算计,都在玩弄朝臣与鼓掌,可她一个女人,做这些还不是为了赵家的千秋基业。 便如曹华说的那句‘扶不起来,那就换一个’,赵家子嗣这么多,总能出一个治世明君。 太后走在花园廊道之中,又从袖子里取出那封康王的亲笔信。 想到赵诘拿道信时的反应,太后眼中有失望,但跟多的是伤感。 赵诘喊了她二十年母后,无论风吹雨淋,每天准时过来请安,说没点亲情是假的。当日把赵诘叫过来,其实只要把这封信交给赵诘,再叮嘱几句,赵诘肯定会痛改前非,把以前犯的错一点点纠正回来。 只是她年纪太大了,可能活不了多久,等她死后,若是赵诘又开始犯浑,大宋就完啦,她不敢拿国运去赌。 所以,她最后加了一句‘康王在江南沉淀多年,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