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苦修! (第1/2页)
,从道果开始 习得‘大罗天袖’。 陈季川的生活一如既往,依旧是每日修行、炼丹、炼器、斩妖除魔。 炼丹、炼器靠着此前的积累,在这一世突破到二阶后,进步缓慢。陈季川分明在很用心的钻研,也时常开炉炼丹、动手炼器,但陈璞、孙九章等补天宗高层却以为陈季川对炼丹、炼器没上心。 可见二者进步微乎其微。 陈季川倒也不气馁,在补天宗中翻阅有关炼丹、炼器的典籍,作理论积累。其余的就是时常炼制。 多炼多琢磨。 一点点积累,量变早晚能引发质变。 斩妖除魔也在继续。 妖魔难寻,更难对付。 陈季川四处出击,速度也快不起来。 倒是修行—— 继仙道炼气之后,命道、性道也相继达到抱丹十层、夜游十层。 不久后。 命道更是直接突破到二阶,炼化一魄,达到前世巅峰。 再一次突破,显得轻松许多,水到渠成。 为了继续保有真传弟子的身份,陈季川渡过天劫后,就消耗命道修为,用以推衍功法以及术法,使之始终保持在抱丹十层。 反复渡劫。 经验日益丰富,劫数降临,也能泰然处之。 命道修为在二阶炼魄境进进出出,渐渐轻车熟路。 仙道、性道都处在一阶晋升二阶的关键时候。 站在门槛外。 陈季川很难兼顾两道。 索性仙道先行,性道则一次次撸到底,反复修行咀嚼,一面感悟夯实,一面也在为推衍功法、术法提供资粮。 仙道独行。 法力增长。 不断琢磨晋升二阶的关窍。 “命道炼魄。” “仙道开窍。” “性道凝魂。” “人天生有九窍——眼、耳、鼻、口、前阴、后阴。仙道二阶,就是要将这九窍洞开。” “九窍与五脏六腑本就一体,练窍即是练内脏。” “九窍齐开,则仙道二阶圆满。” 陈季川琢磨炼气仙道。 一阶炼气。 二阶开窍。 ‘九窍’玄妙,在于人身显化为眼、耳、鼻、口、前阴、后阴等部位,但根本却在于内。 炼气阶段将人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窍凝练、开辟,就是为了‘开九窍’做准备。 “九窍为本。” “万难找寻。” “因此需要锚定坐标,进而推衍、寻找、确认‘九窍’方位,将其凝练出来。” “三百六十五处大窍,就是‘坐标’。” 陈季川盘坐修行。 闭上眼。 体内三百六十五处大窍全部凝练,内含法力,内视时,璀璨若星辰,散发光辉。 xue窍共振共鸣。 一处处关联,开辟出一条条气脉,内含玄妙,牵引着天地间星星点点的灵气汇聚。呼吸间,法力都在缓慢增长。 人身所在更是堪比一处微小灵脉。 不但灵气浓郁,而且法脉通玄,衍生玄妙意境,更利于修行。 这就是炼气后期能成为一峰之主的根本。 而开窍境,则是要将这些自然勾连的xue窍、气脉,进行系统的划分,使之更加贴合自身,更贴合内外天地。 九窍凝聚,五脏六腑凝练,身躯也得到升华。 开窍称真人。 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处为眼窍。” “须从三百六十五处大窍中,找出对应‘眼窍’的数十处,进而勾连、凝练、开辟。一旦成功勾连,气机猛涨,便可晋升二阶。” 陈季川仔细体悟体内一处处大窍,仔细揣摩、推衍。 人的身体大致相同。 但细微处又处处不同。 因此修行时,千人千样,无法生搬硬套某一个人的修行模板。只能根据功法中的讲述,根据前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感悟,自行成就。 这时候。 功法的特性就显现出来。 “如《剑图》。” “这是旁门级功法,每一处大窍中可藏六口法力。法力更多,非但对战时优势更大,修行时,也更容易感应,更容易参悟。” “若是初级功法。” “每一处大窍仅有一口法力,内视时,大窍微弱如荧光,连察觉都难,更别说一一参悟,洞察入微。” “一处处大窍之间的联系也很薄弱。” “若是将《剑图》推衍至正宗级,每一处大窍便可炼出九口法力,大窍如骄阳耀眼。那时,参悟xue窍奥秘则更加简单。” 当然。 这个‘简单’是相较于初级、精妙级、旁门级功法而言。对炼气修士来说,即使修行正宗级功法,想要突破到二阶,也绝非易事。 毅力。 智慧。 资源。 缺一不可。 陈季川一面琢磨,一面刻苦修行。 命道不断突破,又不断回落。 一次次渡劫。 陈季川对天劫更加熟悉,《剑图》推衍进度也在不断提升。 性道一次次从头再来。 人的‘精气神’本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陈季川在仙道、命道分别保持较高的修为水准,‘精’、‘气’充足完备,重修性道也极为迅速。 细致感悟的同时,又能推衍功法。 可谓一举两得。 …… 得到‘大罗天袖’的第四年。 三师兄程北玄年满二百岁,没能突破至二阶,不再是真传序列。 但即便如此,程北玄也受到补天宗各峰峰主、各殿殿主的招揽。他毕竟是常年占据‘长生榜’前十的真传。 二阶艰难。 能在真传阶段修成二阶的,更是凤毛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