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统神灵?神道复苏?! (第1/2页)
太平府北。 有一胜山。 此山深邃幽静,山中有一道观,名唤‘五郎观’,系梅山一脉。观主名唤‘丁阳子’,‘梅山十老’之一,乃梅山法教宿老。 这一日。 胜山中。 玉宁子登门拜山,闲话叙过之后,才道明来意:“前辈可知太平府城中独角怪物是何来历?晚辈前些日闻听怪物害人,特去降服。每每将其打出原形,带出府城后,不多时,此物就会再回到府城中。无论施展何等收禁法门都无用。” 这玉宁子头戴红巾,不是旁人,正是十多天前被陈季川撞见,与独角怪大战的闾山法教红头法师。 他常在大遂南部行走,学艺有成后,才行走四方,欲要降妖伏魔、板荡天下。 谁知这才刚动身不久,就遇着难处。 于是这才跑来胜山请教。 “太平府城?” 丁阳子白发白须,身形硬朗,闻言不由摇头:“那独角怪本是一支判官笔,被白莲妖道暗中供奉,前些年成了气候,化为精怪,祸害百姓。此怪扎根太平府城,又是判官笔化身而成,带不走、打不坏,饶是老道也对其束手无策,只能提醒城中百姓,夜间莫要出来行走,避开此怪。” “判官笔?” “白莲教?” 玉宁子听了,当场一怔。 白莲教他不陌生。 这是祸国殃民的邪教,蛊惑百姓、残害生灵,堪称无恶不作。他们做下恶事,倒是不足为奇。 但判官笔? “是昔日太平府城隍座下文判手中‘勾魂笔’,世间大变冥土崩毁后,万千神灵陨落,太平城隍也在其列。其座下文武判官、各司大神也都消陨,唯有不少法器或是落在冥土,或是落在阳间。” “这支判官笔就是其中之一。” “你去过太平府城,应该也知道府城中还有传言是观音娘娘的腰带变的‘白布怪’,以及王母娘娘瑶池里的老鸭精下凡的鸭怪等‘太平十怪’,其实都是昔日太平城隍及其僚佐诸神的法器。” “寻常道人难以动用神道法器。” “白莲教收集之后,便以秘法供奉,化为精怪,祸害人间。这些妖道再行走其间,赐符施水,看似救助实则愚弄百姓。传言说,白莲教主可能已经得到城隍法印,正在暗中祭炼,窃据神位。一旦成就,将这些神道法器化身的精怪全都收服,为府城百姓除去祸害,自然能收一城香火。” 丁阳子也不隐瞒,将这太平府中隐秘告知。 神道崩。 妖魔显。 他们这些法教无神灵相助,手段神通大减,以至于道消魔长。不少法教甚至投身妖魔,以求富贵、权势、神通、长生。 白莲教就是其一。 在太平府中根基尤为深厚,饶是他这座胜山也多有不如。 “白莲教主得到了城隍法印?” “若是炼化,岂不是立成一府城隍,过上数百年上千年,又是一尊黑山鬼王?!” 玉宁子一惊。 昔日黑山鬼王得大青山山神法印,窃据山神之位,成了气候。居于冥土,化青山为黑山,建立鬼都,号为鬼王,从此雄踞一方,再难撼动。 要是再让白莲教主得逞,这世道恐怕—— “正是如此。” “可白莲教主生性谨慎,最为神秘。想要找出他的位置,实在太难。只有在他初步炼化神位,尚未真正掌握时,才会暴露出来,届时才好出手干预。” 丁阳子说着。 正要拉拢玉宁子在太平府落脚,一同对付白莲教,寻找白莲教主的踪迹。 却在这时—— “嗯?” 丁阳子猛地抬头,看向南面府城方向。 但见一丝若有似无的波动从太平府城扩散开来,缓慢而坚定的逐渐笼罩整个太平府。 这种波动极为陌生。 但丁阳子毕竟道行高深、熟读典籍,稍微一怔,顿时反应过来,一时失色惊呼出声:“城隍法域?!” …… 城隍正位。 法域铺陈。 这法域原本浅薄,因香火稀薄,并不稳固。即使是丁阳子这样的梅山宿老也难察觉。 但十多日过去。 随着城隍府中鬼差、阴兵增多,随着陆观年等各司神吏归位,城隍府逐渐恢复运转。 天道有感。 降下赏格。 当然,这是因为陈季川乃是正统出身,得位周正。梳理阴阳有功,这才有赏。若是换了窃据神位的伪神、邪神,天地不罚已是侥幸,更别提恩赏了。 淡淡清光笼罩城隍神府。 法域稳固。 这下子,丁阳子这样的顶尖人物终于察觉。 胜山中。 “到底还是让他成了!” 丁阳子脸色难看,却毫不迟疑,风风火火,立刻准备动身。 化身、起山、带兵、化犬、化铳、封山、和神、抹扦。 一气呵成。 临出门前,丁阳子想了想,又行一咒,咒曰:“弟子出门,青龙背上去,弟子回来,兰蛇肚内回,内中消息无人晓,万法归宗一掌强,此身不是非凡身,化成无名无姓天子为正身,天不敢管,地不敢收,一步踏空中,二步踏云中,三步云中坐,四步影无踪。” 念完咒语,急用脚画十字,用右脚踏住十字中间一横上,然后口念:“十字中间一横生,二人会面一人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