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多好的女人啊,可惜了 (第2/2页)
啊! 赶紧就说道:“这斯蒂庞克,是米国的一个家族,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 他们生产的汽车,非常畅销。 有不少的子品牌。 其中最贵的,就是斯蒂庞克牌,就是陈纳德开的那种。” 哦~~ 吴敬中眼睛一亮,想起来了。 当年他在军统的时候,见戴老板坐着一辆非常霸气的汽车。 把他眼馋的不行。 后来有人说,那汽车可是好东西,和陈纳德开的是同一款。 原来是这款汽车啊! 好! 真好! 吴敬中满意的点点头,整个人笑的眼睛都要没了:“陈雷啊,那我就代表七十六号,谢谢你了。” 陈雷说道:“看主任您说的,这您的事儿,那就是我的事儿。 这也怨我。 太没眼力劲儿了。 咱七十六号的那辆车,确实该换了。” 从七十六号出来以后,陈雷就直接去了赵松给自己的面粉厂。 那地方余则成熟悉,直接带着陈雷就过去了。 现在他余则成,完全成了陈雷的一个跟班儿,只要在七十六号,那铁定是余则成跟着陈雷。 整个七十六号的人,包括吴敬中在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反而都觉得,余则成这是变聪明了。 毕竟陈雷,可是一座行动着的金山啊。 多少人想巴结陈雷,那还巴结不来呢。 人家余则成,活通透了。 就这年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是真的。 面粉厂一共有三家,规模都还行。 陈雷在转悠了一圈以后,觉得规模还是可以的。 按照现在规模的话,一天下来,能生产一千袋面粉。 这样的速度,也算勉强够用。 但是陈雷想着,还是把规模扩大的好。 这样的话,把面粉运出去,就会更加安全,不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 只有产量足够大,让整个上海滩的面粉滞销,这样才能有借口把面粉运出去。 陈雷相信,为了赚钱,不管是吴敬中还是伊东正喜,都会同意他这么做的。 说实话,这面粉厂的经营,陈雷还真不懂。 不过他不懂没关系。 陈雷需要的是产量,而不是销路。 面粉厂进货的渠道是固定的,这几家面粉厂,赵松经营了大半年,进货渠道基本上已经固定。 这个只需要把那些商家找来就行。 反正我是大量购进,他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至于面粉厂赚不着钱,那和陈雷没关系。 他要这个面粉厂,那就不是为了赚钱。 为的是把面粉运到根据地去。 至于那家在汪曼春头上的纱厂,陈雷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 全面扩大规模。 把产量提上来。 产量扩大十倍。 马上就办。 十倍??? 陈雷的话,听的余则成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陈雷啊,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 但是十倍? 你有那么多钱吗? 你要知道,想要扩大产量,就得购买机器设备。 这些设备,可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陈雷,你有那么多资金吗? 余则成根本就不知道,陈雷现在,可是富可抵国啊。 就画家一天印制出来的日币,就足够把这些机器给购买下来了。 听说陈雷要把规模扩大,让产量扩大十倍,吴敬中是举双手赞成。 这陈雷投入的越多,那他吴敬中得到的钱,就越多啊。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陈雷把钱全部都给折腾进去了,到最后卖工厂的时候,最后的钱,那也是有他吴敬中三成的。 扩大好。 陈雷把声势做的很大,搞的整个上海滩瑟瑟发抖。 这个陈雷,是疯了吗? 一上来就这么大手笔。 自己成立了新公司不说,现在又要把面粉厂和纱厂扩大! 此人的野心,很大啊! 招待所开业一个月了,根据余则成的提供的账本,一个月下来,总共的利润,换算成日币,大概说五万。 利润很大。 但是在陈雷看来,这根本就不行。 “老余,这账本不行。 你从新做一本账,要利润一百万的那种。” 换算成日币,才五万,这根本就不行。 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画家印制的日币给流通出去,不管是招待所,还是他的那些公司,都必须大量盈利才行。 现在每隔一个星期,陈雷都会用不同的车,从招待所把一批批印制出来的日币送到明楼制定的地方。 然后又明楼想办法通过金融手段,让这些日币,进入岛国银行。 岛国银行最后,会把这些日币送到本土的总行。 这样的话,这些日币就会出现在岛国本土,从而不断的增加岛国本土货币的数量。 时间一长,通货膨胀就会发生,进而瓦解岛国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