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_第二百三十一章 太子稳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太子稳了 (第2/2页)

亲自把他送回东宫之后,朱高煦这才带着人马回府。

    他明白,虽然今晚的时候,朱棣并没有明说,但是如果这段时间不老老实实的话,朱棣绝对会给他算总账的。

    这一点,相信朱高燧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在朱棣走后没有多久,朱高燧就气冲冲地走了。

    “下,此事对您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

    已经回到赵王府的朱高燧,这会儿正一脸气呼呼的喝着茶。

    一旁坐着的薛冰,却是抚摸着不是很长的胡须,不紧不慢的劝解道,也不去看朱高燧那张臭脸。

    “是有些好处,但是总归比不上待在父皇边啊!”

    朱高燧啪的一声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有点儿无奈地说道。

    事已至此,深知父皇脾的他知道,此事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没有理由啊?

    最关键的是,云南那种万里迢迢的蛮荒之地,他朱高煦都去的,父皇的龙兴之地,那么好的地方让你去居守,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听了朱高燧的话语,薛冰内心之中马上吐槽了一句:还不是因为你就是个草包,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哄你老子,你若是有你二哥那般本事,就算是你想去北平,满朝文武还不愿意呢!

    “现如今陛下主意已定,要不属下带些人先去北平熟悉一番,到底是离开了两年了,省的到时候两眼一抹黑的!”

    想了想,薛冰也是知道,除非是汉王吃错了药,改变主意不去云南就藩了,这事就这么定了,还是要未雨绸缪为妙。

    抬起右手,摩挲着下巴,朱高燧点点头,说道:“你说得不错,这事你就看着办吧,反正这段时间,本王估计是不能经常出府了!”

    果然,朱高燧也是非常明白这一点的。

    “是,下,时间也不早了,属下也就不打扰下休息了!”

    感觉没有其他的事的薛冰,知道朱高燧的心不好,也就不准备在这里多待,省的惹火上。

    至于,办事不利被皇帝发配过来的徐野驴,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这件事。

    “嗯,你也早点休息吧!”

    朱高燧也没有挽留,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同时也让伺候的人也都退了出去!

    等到整个前厅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再也忍不住的朱高燧把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扔在了地上,精美的瓷器瞬间变得粉碎骨。

    守候在外面的太监、侍女被下了一个机灵,很快久恢复了过来,实在是这段时间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不过,好在下在薛冰的劝说下还算是克制,最多也就是东西换得勤一些,倒是没有哪个下人倒霉,这不得不感谢朱高煦。

    因为,薛冰劝说赵王的时候也是很简单,若是不怕汉王揪住不放的话,那就随意吧。

    可惜,一想到,即使是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出现在他书桌上面的那两个人头,朱高燧就感觉到浑发冷,这代表着什么,他很清楚。

    即使后来加强了王府的保卫工作,但是朱高燧依然是不敢去赌!

    ……

    翌,朱高煦起得很早。

    没办法,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他还是要露露面的。

    巧合的是,这一次他们三兄弟到宫门的时间都差不多。

    随着三位下的出现,刚才还像菜市场一般闹的文武百官,瞬间变得是鸦雀无声。

    再给他们一个胆子,也不敢当着三位当事人的面议论纷纷了。

    这就是京城,一座几乎没有多大秘密的城市,只需要一个晚上,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还好,他们三个可都不是勤快人,随着他们的到来,时间也是差不多了。

    没有让他们难受多久,很快宫城的大门就被缓缓打开,等到三位下进去之后,其他人也都是按照顺序鱼贯而入,不敢丝毫的怠慢。

    谁知道出了纰漏的话,会不会被专门负责的人记在小本本上面。

    如果有人问,什么时候是汉王下最低调的时候,只要是和汉王一起上过朝的绝对会大声地告诉你:“上朝的时候啊!”

    习惯的,朱高煦找好自己的位置之后,就迅速地开启了“隐”模式,不去管别人怎么样,只要不打扰他补觉就行了。

    昨个一天,他是夜劳,也忒不容易了。

    觉察到了朱高煦的动作,站在他前面的朱高炽无奈地笑了笑,努力得直了子,希望能够为弟弟撑起一片天,虽然他知道这没有丝毫的作用!

    跟着的朱高燧,也是有样学样,这也是为何他没有向皇帝老子告状抱怨的原因——他也不喜欢这种“无聊透顶”的朝会,因为绝大部分内容是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好不容易熬到朝会快要结束,生死间培养出来的敏锐直觉向朱高煦发出了警报!

    一个机灵,朱高煦瞬间从补觉中清醒了过来,就在这时朱棣的严厉的目光也是照到了他的上,毫无羞愧感得迎了上去。

    可惜,朱高燧却是没有那么幸运,直到他后的人小心的捅了下他之后,这才让他迅速地清醒了过来。

    当他看清楚了朱棣的表之后,就知道坏菜了!

    果然,临近结束的朝会,在朱棣的点头之下,黄俨大声宣布了两件事!

    其一就是明里大明皇家军工厂的开工大典,朱棣要求,在京大小官员无特殊事,都要准时参加。

    其二呢,就是宣布了中秋节过后,汉王、赵王两位皇子,择离京,汉王就藩云南,赵王居守北平的旨意。

    等到朱高燧听完之后,知道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没有了,这种场合公布的旨意,都是板上钉钉了!

    他知道,就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表现,让他那最后的那丝机会也是消失掉了。

    这会儿,朱高燧恨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刮子——让你不经心,还跟着老二学,又被坑了吧!

    果然,随着这两个消息的公布,瞬间下面的朝臣们就闹了起来。

    仔细观察的话,就可以看出,文官都是高兴居多,武将的话都是板着脸。

    这第一个消息,到不至于让他们有多惊讶,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很明白这座军工厂对大明的意义。

    但是,第二个的话,对大部分的文官来说,那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啊!

    因为,太子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