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冬至 六 (第2/2页)
“有时间的话也给大伙添置些鞋帽衣物什么的,尤其是云姑娘,不能总让人家穿君雅的旧衣服,你们雇辆马车早些回来。” 徐忠本不想带着云娘一起去,毕竟是个姑娘家,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听了徐远才的话才明白,原来少爷是想给云娘买些新衣服。于是便带着云娘和银票出发了。 去县城的路并不算远,老少二人有说有笑也不觉得疲累,直到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时云娘的话才少了起来。徐忠以为他不喜欢人多,便笑着解释,平时也没这么多人,跟他们一样,这都是进城买货的乡下人。没办法呀,好东西只有城里有。 云娘看着拥挤的人群皱眉道:“城里都有什么好东西啊?” “嘿,好东西可多啦,诚心堂的香烛,百花轩的菊花,一品阁的纸和墨,这些东西不到过节都没人舍得买呢!” 云娘听了十分失落:“就是香烛和菊花啊……” 忠叔赶紧补充说道:“唉!还有还有!八珍斋的点心吃过没?牛舌饼云片糕芝麻汤圆桂花糕?还有两家不错的绸缎庄,蜀锦蜀绣都有卖的!等咱们买完贡品就去那里给您裁两身新衣裳。” 云娘听见点心和绸缎之后明显来了兴致,转眼便笑的像个孩子一样,甩着胳膊蹦跳着往前走,那笑声真像银铃一般。 城里的人明显更多,宽阔的街道上满是往来的人群,不时有车马夹杂其中引来一阵呼和怒骂。徐忠对县城简直了如指掌,他带着云娘穿街过巷,一阵七拐八绕之后便到了万利钱庄的门口。 这万利钱庄是蜀中黄氏的产业,持着他家的通兑银票可以在全国任何一间万利分号中兑出银子,这一举措几乎饿死天下大半的山贼和镖行,眼红他家的人有的是,要不是黄氏的根基够硬,只怕早就被人连根拔起了。 两人进了钱庄,徐忠拿出银票到柜台兑钱,胖胖的老掌柜认识徐忠,一番寒暄之后,掌柜接过银票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徐忠,你这银票是从家里翻出来的吧?” 徐忠一愣,点头道:“正是啊,这是昨天家里收拾屋子的时候翻出来的,您怎么看出来的?” 掌柜举着银票笑眯眯的说道:“我怎么知道?这银票可是我学徒的时候印出来的,你说到现在得多少年了?你们以为我们家的银票随便印的?我们这都有版,一年一个版,虽然你们看不出来,可我们打眼一瞅就能认出来。罢了罢了,说了你也不懂,这两张全都换了?” 徐忠才不管他怎么认出来的,大嘴一咧笑道:“全换,还等着买货呢。” 老掌柜笑眯眯的靠近他低声问:“一共找出来几张啊?” 徐忠一愣,赶紧说道:“就这两张……就这两张……” 云娘看钱庄里的什么都觉得新鲜,尤其是那个满身铜钱的大蛤蟆,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正要伸手去蛤蟆嘴里摸铜钱的时候,忠叔一把拉住了他。 “怎么了忠叔,吓我一跳。” “这钱摸不得啊!这是人家钱庄的金蟾,摸这钱就是断人家财路,快走快走,叔带你看料子去!” 老少二人说笑着出了钱庄,又七拐八绕的往绸缎庄赶去,谁都没有在意钱庄门口的几个闲汉,他们对视一眼便四下散开,混在人群里再也分不出彼此。 徐忠揣着银子乐颠颠儿往前带路,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给云娘解说:“就快到了,出了巷子那间是专做苏绣的,他家的料子好,当年我家少奶奶的……哎呦……” 徐忠走得好好的突然觉额脚下一绊,人一下就飞了出去,嘭的一声摔了个七荤八素。还没等他爬起来,眼前就多了几双大脚。 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说道:“老头儿,刚从钱庄出来的,身上一定带着不少银子吧?拿出来吧?” 徐忠勉强抬头,正看见一张大饼一样的脸孔盯着自己。那人圆头圆脸小鼻子小嘴,身后还跟着几个流里流气的人,忠叔一见这是遇见了歹人。颤声对云娘说道:“云姑娘,你……你快跑!” 他的话音还没落,身后又传来一个有些油腻的声音:“哎呀,这么俊的姑娘…可不多见啊,要不你也别走了这银子我们也不要了,你跟大爷们玩儿玩儿怎么样?” 徐忠回头一看,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泼皮,定然是哪家的恶少出来作恶。徐忠起身想要挡在云娘身前,可饼脸汉子却一脚把他踢出去老远,老人一口气没上来,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昏了多久,只是睁眼之后眼前只有云娘正在呼唤他的名字。 “人呢?那些人呢?!” 云娘一边给他顺气一边安慰他道:“忠叔没事儿了,他们都跑了,咱们没事儿了,您看我也没事儿。您歇……” “跑啦?他们跑啦?为啥跑了?” 云娘笑着说道:“因为我大声喊了呀,他们可能是害怕了吧,一下就跑光了。” 徐忠揉了揉差点儿摔断了的腰,难以置信的说道:“啊?我喊的时候他们怎么没跑啊?是我嗓门太小了吗?” 忠叔检查了一下银子还在,便让云娘搀扶着往巷子外走。 小巷转眼便恢复了平静,只有一口枯井不知道为何冒着热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