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是风流第一州_第十八章 海寇草莽豪杰意(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海寇草莽豪杰意(三) (第2/2页)

远处,道:“想必是在等人。”常玄胤问道:“何人?”杜郸道:“佛门所等,自然是道门之人。”

    天下大道,佛道并存千年,纷争不止,积怨愈来愈深。

    宁钟离杀入洛水,便是佛道相争之缩影。

    天下佛门出洛阳,白马寺九州第一名刹,德高望重,统领天下佛门,日益兴盛。

    天台山自诩道门正宗,却敌不过九州后起之秀,道门兴衰,由此可见。

    等待约一个时辰,三三两两道门之人来此,亦有龙虎、齐云等名山大派,智觉大师虽合十施礼,却不起身,可见并非所等之人。

    点绛唇等的厌烦,叫嚷道:“还要等到何时?真是无趣。”常玄胤让摊主又泡了壶新茶,道:“低声些,此地高人无数,当心惹下祸事。”点绛唇眼睛一翻,趴在桌子上不肯再抬头。

    又过半个时辰,终于,鸿欢开口道:“来了。”

    此话一出,千万道目光尽数投向路的尽头,一高一矮,缓缓走来。

    吕牧张望了一会,不禁道:“小儿?”

    那矮小之人不及身旁人腰间,本以为是个侏儒,走到近前才发现原来乃是个道童。

    三四岁模样,怪不得二人走的如此缓慢。

    道童穿着略显宽大的道袍,提着衣角紧紧尾随,气喘吁吁,身旁的道士自顾走着,不肯帮扶。

    约有半柱香的功夫,方才走到茶摊前,众人多不认得此人,却见到智觉大师睁开双眼,竟然站起了身来。

    鸿欢博古通今,却亦是只能疑惑道:“楼观台?”

    吕牧吃了一惊,道:“竟然是楼观台的道长!”杜郸摇了摇头,不甘道:“古老若是不封山,我等岂有出头之日。”

    智觉大师走到二人身前,俯身笑道:“这是哪家的小娃娃,好生可爱。”小道童奶声奶气的道:“老和尚,你是哪个庙的,好没规矩,与人相问,岂可不先通名号。”

    智觉大师微微一顿,笑意更浓,施礼道:“老衲白马寺智觉,敢问道长何处而来?”小道童走到智觉脚下,仰头道:“老和尚好没规矩,低眼看人。”

    智觉大师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将道童抱在手中,正色道:“老和尚失礼,道长莫怪。”小道童抓着智觉得白胡子戏耍,智觉任由之,目光移到了一旁。

    那道士身无旁物,唯独手中一把铁剑,眼中却是精芒充盈,看不出年纪。

    鸿欢与方子恒看了一会,异口同声道:“高手。”

    智觉道:“老衲已等候多时。”道士身形不动,开口道:“大师认得我?”智觉道:“不认得道长,却认得这把剑,道长师兄当年便是用此剑败了老衲的徒弟。”道童一听,道:“师伯废物,原来老和尚的徒弟更废物。”鸿欢终于笃定,道:“善恶古剑,楼观台掌门印长恨。”

    楼观台,两千年前,道门老祖李聃结草为楼,开坛授课之所,道门从此而兴,教化九州生灵两千余载,底蕴之深,比起落没的天台山,更叫人崇敬。

    道士道:“大师在此等我,有何见教?”智觉大师一指身后群僧,问道:“道长可知他们是何人?”道士瞟了一眼,道:“长安六宗!”智觉大师双手合十,道:“道长杀我佛门六宗掌门,老衲为众师弟来此,向道长讨个说法。”

    道士噢了一声,再无言语。

    佛门众僧观道士举止傲慢无礼,围涌上前,封住退路,大有合攻之势。

    佛道适才见面,即剑拔弩张,其中恩怨不为外人所知。

    点绛唇不满道:“老和尚恃强凌弱,算不上好人。”方子恒道:“佛门人多势众,却难讨得便宜。”

    话落,道士双眼一瞪,周身惊现六道剑气,鸿欢大骇,与方子恒互视两眼,面色凝重。

    见到道士剑气,佛门众僧不敢上前,智觉大师称赞道:“想不到长生掌门已经练到无剑之境,老衲惭愧!”道士道:“当年贫道年少无知,出手不知轻重,伤了六位大师性命,追悔不已,奈何广陵一行,尚有要事,还请大师放行,日后自会前去白马寺登门谢罪。”智觉大师道:“道长种因得果,逃得过今日,逃不得今生。”道士了当问道:“大师意欲如何?”

    智觉大师道:“还请道长随我回白马寺,佛法无边,不出十载,定可洗去一身恶业。”道士道:“若是贫道不从,该当如何?”智觉大师唱了句佛号,道:“出家人慈悲为怀,却亦是要降魔卫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