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狡狐渡江夜叩门(六) (第2/2页)
不是雍州府衰落,而是朝中有人要雍州府死。” 卞锷不懂古箫话中之意,道:“朝中之事,真是复杂!”古箫道:“卞大哥,扬州大乱已不可免,你我当早做准备。”卞锷道:“大公子放心,古家之事,便是我卞锷之事。” 二人关上大门,自回宅中。 张信请古千秋出山不得,心中烦闷至极,回到广陵驿馆,大醉。 次日午时将近,一行人才匆匆动身。 行在路上,张信心不在焉。 朱鹏见张信失魂落魄般,便来同他讲话,张信对朱鹏十分喜爱,遂道起四十年来九王府沧海沉浮。 九王戍边,把守幽冀并雍凉五州大地,幽州为辽、宁,冀州有燕,并州有谷、代,晋,以及上官怀海的义护营。雍州则是秦、庆,凉州有肃。 九王之中燕王朱棣战功最高,晋王朱棡多才,秦王朱樉礼贤下士,皆是名满金陵的风云人物,与七友相交甚密。 其中朱棣与上官怀海交情最深。 洪武二十五年后,北地战事频发,雍并最为严重,谷、代、庆三地狼烟骤起,兵燹连天。 秦王朱樉此时已经病入膏肓,雍州军务堆积如山,上官怀海建起义护营之后,又同楚天阔作说客,说动古千秋出仕。 古千秋不愿出仕,碍于秦王情面,才同意做秦王之子朱尚炳的老师。 先太子朱标知道古千秋不愿理会政务,调集了半数的太子府门客,处理秦王府军务。 凭借秦王贤名与古千秋的声望,以及太子府的支持,庆王府、肃王府,连同冀州晋王府、代王府为秦王府马首是瞻,此乃权倾朝野的雍州府雏形。 一场九州大乱,燕王府连同义护营与扬州府逐鹿中原,五场冀州大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后朱允炆昏招,血洗“桂花楼”,引得外幽猎骑入关,直捣金陵。 离焉笑身陨,上官怀海招古千秋出山平十二叛王,未半,上官怀海消失于南疆重山。 朱棣北迁,留朱能镇守南国,开“成国公府”,古千秋与此同时归隐铜山,晋王府战将邱福凭南征军功取代秦王府地位,成为雍并凉三州大吏。 辽王府、义护营相继没落,邱福借晋王府之威,撤销九王府兵,创雍州府,自领府主。又收罗扬州府降将,实力大增,得以稳坐五军都督府,节制天下兵马,叱咤永乐朝堂。 太师姚广孝担忧雍州府势力过大,危及皇权,合谷王、燕王旧部,开冀州府,遏制邱福。 只可惜燕王府大将朱能远在金陵,燕王旧部实力大减,谷王的倚靠义护营亦是风光不再,冀州府无力抗衡邱福。 李景隆出镇幽州后,虽与常森开幽州府,又建外幽行营,可鞑靼势大,战事频发,幽州府自顾不暇,更是无心插手朝政。 永乐开朝十年,政令多出雍州府,一时风光无限。 十年前易歆战死,邱福损一员大将,前朝遗臣平安伺机夺下凉州,张信亦是远走钱塘,所幸张信长兄张凯尚在,雍州府仍可稳立朝堂。 五年前十二行军官攻破鞑靼,幽州府声威大震,四军主升官进爵,二殿下朱高炽后起之势勇不可当! 可“黄袍案”突发,朱高炽一落千丈,邱福借此将其囚入诏狱,意在重伤幽州一脉! 不料常玄胤大闹诏狱,张凯惨死,邱福再损一臂,从此实力大减。 张信闻之心急如焚,奈何易水寒在彼,捉襟见肘。 金陵一行又是一无所获,此番铤而走险,亦是意在削弱易水寒,缓解雍州府之患。可惜棋差半招,功亏一篑。 说话间,一行人不觉行到田垄之中,阡陌葱郁,生机盎然,张信想起自己凶多吉少,免不得声声叹息。 突然,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声荡起在田间。 张信举目四望,遥见远处禾苗中一道灰影隐约可见。 傅用察觉有异,正待拔剑,三道飞矢急射而出,三名随从应声落马。 朱鹏见状大骇,护在张信马前。 傅用大叫一声,一行人兵器在手,围拢一处,四下张望,却不见动静。 张信记得那道灰影,宁钟离身边的用剑女子,难道是为杀自己而来? 寻思不得,又有三道飞矢射出,取走三条人命。 傅用大怒,纵身跃入田间,张信阻止不得,持剑在手,跟随傅用进了稻田。 二人在稻田中追那灰影,久不得手,张信陡然一惊,道:“调虎离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