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鲜安南(二) (第2/2页)
力,朝鲜更是叛宗改主,这样的属国我大汉要来又有何用,因此不如不出兵为好。” 朴安泰脸色惊慌地跪着凑向苏谨。 “苏相,我朝鲜可是一直忠于前明啊,此前满清多方攻伐大明,都是我朝鲜在后方牵制,如何能说寸功未立。” “至于之后被迫向诸申野人效忠,那不过是因为诸申兵锋甚利,我朝鲜君臣实在无力抵抗。” “但就算如此,我朝鲜国内却依旧将前明视为正统,祭祀不绝,吊唁不断,足见我朝鲜之忠。还请陛下及丞相明鉴。” 陈为之也痛哭流涕道:“我安南国小民弱,加之国内又有阮氏等乱臣,因此无力向华夏天子进贡,但是我安南一刻也未忘华夏天子,还请陛下明鉴。” 刘锡命一副十分为难的表。 曹变蛟持笏道: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锡命精神一振,“卿乃是太尉,当然可以将。” “陛下,我大汉将士不怕吃苦,也不怕流血,但是我们就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臣以为,以中土为中心,四方藩邦朝贡的这制度更多的是让我华夏出让利益,进而换来这些藩邦名义上的效忠。” “这种方式对于前明这种皇帝家天下的国家来说当然是可以,虽然丢了里子,但是毕竟大明皇帝得到了面子。” “可是我大汉不同啊,我大汉是以百姓为天下之主,陛下作为天下长兄管理天下,这外交政策自然要让我大汉百姓获利,否则还要我等大臣做什么呢,还请陛下三思。” 朴安泰惊得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华夏天朝也要开始满口趋利了。 “陛下,自古稳坐江山在德,哪里是区区利益可以保证的,藩属国虽然未曾让华夏获利,但是万邦来朝却是华夏有德的体现啊,怎么可以用这种说法来评价呢,臣窃以为不妥。” 朴安泰不愧是小中华出的儒家大臣,当即便义正言辞地将曹变蛟的话进行了驳斥。 哪晓得龙椅上的刘锡命微微一笑,竟然朝着曹变蛟点了头。 “朕以为,太尉说的没错,我大汉立国是为了天下百姓,如果帮助朝鲜和安南不能让我大汉百姓获益,那这仗集议院那儿就过不了,此事确实需要再议。” 刘锡命看向朴安泰和陈为之两人,“我大汉虽然也是华夏正统,但是如今已然决定变革风气,誓要进入新的现代社会。” “你二人来到北京这么久,想来也看到了北京城的变化,总之我大汉国策已变,你二人先行回报各自国主吧。” “陛下” 朴安泰和陈为之两人哭的撕心裂肺。 可是大汉君臣哪会理他们这,鸿胪寺丞林根当即就来将两人请了下去。 泪眼婆娑地走出金銮,朴安泰悄悄将五十张100元的华元纸币塞到了林根手里。 “少丞,还请少丞教我,如何才能够让天子回心转意,我朝鲜当真是忠臣啊。” 林根吓得脸色都白了,他一把将朴安泰的手打开,当场怒斥道: “使者自重,听说你们在宾舍就多番想要贿赂官吏,难道他们没有告诉你我大汉的纪律政策吗?” “我大汉严打官吏贪渎受贿一事,从立国到现在不过两年,便已经有327名七品以上官员被审判,你这是害我呢。” 朴安泰脸上的泪痕还没干,他看了看皇极前空旷的广场,有些尴尬地笑道: “你我为官不都是为了财吗,这附近又没有别人,少丞不必担忧,我二人都是真心想要请教你的。” 林根忍不住咂嘴,“哪有那么简单,我大汉官员全都要公示财产,而且所有薪俸都要从钱庄账户里走,收你的钱容易花出去却难。” “再说了,我大汉实行的是勤俭节约之风,本官的薪俸已经足够一家过上体面的生活,何必还要铤而走险呢。” “听本官一句劝,在我大汉千万不要搞这些东西,要知道,行贿也是要被判刑呢。”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