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_第七百一十六章 继续北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六章 继续北伐 (第2/2页)

汉军由是继续向西出河西走廊,一路将酒泉、甘州、肃州等地尽皆收复,甘肃彻底光复。

    按照刘锡命的命令,汉军上下在甘肃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华夏复兴运动,在李自成已经将甘肃清理干净的况下开始了甘肃的建设工作。

    ~~~

    元武二年二月。

    大汉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内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整个华夏在大汉朝这种前所未有的组织制度下开始爆发出了惊人的生产能力和建设能力。

    元武元年,大汉中央钱庄发行了4000亿元华元,并且通过粮食收购、铁路和公路建设、开设工厂等方式下发了出去。

    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整个大汉的各项生产突飞猛进。

    北京城外,开始不断冒起了各种带着围墙的工厂,一片片五层小楼的民居也开始拔地而起。

    至于天京就更不得了了,据说第一批落户天京的10万百姓已经开始在天京城中生活了。

    依托整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大汉的经济活力被完全激发了出来。

    也就是在这种况下,草原上的报也紧跟着传了回来。

    汉元1847年,满清屈辱地从北京城不战而逃之后,整个蒙古草原上的局势开始大变。

    满清为什么能够将历代汉人王朝都未能征服的蒙古诸部持续纳入统治,有部分原因就在于满清本就是诸申和蒙古人一起建立起来的王朝。

    明崇祯九年,内蒙古24部49名王公大臣与后金满蒙汉文武官员百余人在盛京召开大会。

    共推后金国主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改国号为“大清”。

    所以在这种况下,听闻满清被迫远遁,蒙古诸部竟然还想着要替大清报仇,这里面就属科尔沁部最为卖力。

    一来科尔沁是满清蒙古诸部里面实力最强的,足有六旗,另一个也因为满清皇室和科尔沁部牵扯最深。

    科尔沁部的扎萨克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孛儿只斤为此专门将辽西的十二部蒙古兵召集起来,发兵十五万攻打沈阳。

    可惜被驻守辽东的119师一通暴揍,直接敲没了五万多人。

    退回草原的科尔沁部还不安分,巴达礼竟然还想着利用这个机会统一蒙古草原,再现蒙古人的辉煌。

    这刘锡命哪能忍的下去,因此一等到元武二年冬天刚过,趁着蒙古人马瘦毛长的时候,由穆敬难带领的六万大军便分头出发了。

    这只北征队伍第一个目标就是位于长城外的敖汉部、奈曼部等小部落,也就是后世的昭乌达盟。

    看着眼前一片白雪茫茫,于成龙紧了紧自己厚实的白色披风,又脱下手伸手摸了一下马匹右侧的骑枪。

    一股刺骨的寒意从骑枪的金属枪声上传来,在带给于成龙一种强大的安全感的同时也让他手一缩,赶忙将车驾部下发的毛皮手带上。

    于成龙对于在这种雨雪天气作战不太担心,因为武选部已经开始按照皇帝陛下的要求试制金属子弹。

    考虑到北伐部队的特殊,这些子弹全部都供给了北伐部队使用。

    从于成龙的这个位置往前望去,两万汉军骑兵全都着白色披风,头戴白色毛皮军帽,在一片雪地中策马向前赶路。

    “塞外果然是苦寒呐,都二月份了还在下雪,现在老子总算知道为啥咱们汉人不愿意到这里来了。”

    于成龙后,焦民同同样穿着一白色军服策马赶了上来。

    一边说话,他还一边掏出怀里的酒壶喝了一口。

    三军都督府现在军费充足,刘锡命这个皇帝对于军队后勤又十分重视,因此除了正常的补给之外,穆敬难麾下这只大军还能得到诸如白酒、香烟等供给。

    于成龙毫不客气地从焦民同手中将酒壶抢了过来,大喝一口才递回去笑道:

    “内蒙古是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混合地带,典型特点就是冬季时间长,夏季时间短,而且由于有鲜卑道南下的冷空气,冬天非常冷,最低能到零下50度……”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