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关 (第1/2页)
汉元1836第四百八十五章再次寇关刘锡命这番拍马屁的话挠到了崇祯的痒处,他这个人可不就是这么觉得吗,朝廷的事情没做好,那自然是臣子们不得力。 若是做好了,那肯定是他用人有方啊。 刘锡命正是这两年摸清了崇祯的脾性,加上有温体仁这么个大jianian臣做榜样,拍起马屁说漂亮话简直毫无压力。 “爱卿与那些朝臣不同,朕便对你直说了,杨文弱还倡议与东虏媾和,以便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流贼,不知爱卿觉得如何?” 刘锡命心中咯噔一下,果然来了,还好他已然和黄宗会等人商量了对策。 他马上昂首挺身回道:“臣请陛下三思,东虏数次寇关,劫掠地方,杀戮百姓,早已与我大明有不共戴天之仇,杨公此论固然是出于公心,但是臣怕……” 见刘锡命吞吞吐吐,崇祯好奇追问道:“但是怕什么?” “但是臣怕天下人以为是陛下想要媾和,反倒伤了陛下威名”。 崇祯闭目站定,开始一言不发。 他何尝不是担忧这个,今日把刘锡命找来,一方面是咨询他的态度,另一方面便是想要看看能不能让刘锡命出头倡议此事。 上次刘锡命直接在朝堂上弹劾温体仁一事让崇祯印象深刻,在他心中已经给刘锡命打上了一个年轻气盛的标签,却没想到刘锡命一语戳中他的要害。 “那爱卿是不赞成议和了?”,崇祯沉声问道。 刘锡命赶忙垂首低头,“只要能够有利于朝廷,臣觉得任何做法都可以尝试,只是此事实在兹事体大,一旦cao作不当,只怕会引得朝野上下抵触,所以臣才请陛下三思。” 乾清宫内,崇祯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苍凉,浑身充满着一股左右为难的气质。 就在距京师一千二百里外的沈阳,现在被黄台吉改名为盛京的满清宫城崇政殿内,同样也有一场关于大明议和的讨论。 黄台吉长得宽脸长面,只不过一双单眼皮衬托下的眯眯眼让他两道八字胡好不容易蓄积起来的威势破坏殆尽。 满清起自蛮夷,宫殿庙宇无不是依靠汉人工匠来修建,因此宫殿与汉地类似,但是也融合了颇多满蒙特色。 若是刘锡命在此,只怕会嗤之以鼻,蛮子对蓝绿两色的喜欢简直深入骨髓,花花绿绿的看上去要多俗有多俗,全不似华夏这般大气蓬勃又兼色彩分明。 崇政殿内,密密麻麻聚集了数十位满清的满汉重臣,身着明黄色服装的黄台吉高居御座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殿内众人。 “明国几番遣使想要与我大清约谈议和之事,不知众卿怎么看?” 崇祯虽然还没有找到背锅的人,但是早已经在杨嗣昌的建议下由辽东巡抚方一藻出面,派了几个使者前来协商。 自努尔哈赤时期便存在的四大贝勒之首礼亲王代善率先开口道:“大汗,明人与我乃是世仇,南蛮子说话最不可信,这事说不得便是假的。” “对,南蛮子这是看打不过俺们,才想要投降,但要真是议了和,咱们要的女人奴隶和牲畜到哪儿抢去,大汗,这事不能答应。” 英亲王阿济格有些暴躁地跟着大声咆哮起来,他是努尔哈赤的十二子,说话自然也没有太多顾忌。 黄台吉有些不满地看了代善和阿济格一眼,“说了多少次了,咱们现在已然建国大清,以后要叫陛下。” 阿济格应和了一声,低头小声嘀咕,“干啥依着南蛮子的那套东西,俺看俺们叫大汗就挺好。” 黄台吉有些气恼地看了看嘟嘟囔囔的阿济格,转头看向自己手下的头号汉人文臣,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范文程虽是文人,但是却长得颇有勇力,历次黄台吉亲征,他都有跟随作战,因此深得黄台吉信任。 见他看向自己,范文程赶忙出列小心翼翼地拱手施礼,“陛下,明人议和之事万不可行。” “奴才听闻如今明国境内正在大肆围剿流寇,据说已然将不少流寇逼入绝地,所以明皇才想要议和以图加大对中原流寇的剿灭。” “如今这个关头,咱们大清非但不能与明人议和,反而应该趁此机会,再次入关攻打明国才是。” “这说的是什么蠢主意,俺们年前才打完朝鲜,儿郎们还没有修整过来呢,怎么现在又要说入关的事,大汗,不,陛下,俺看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