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_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 (第2/2页)

阮家的兵力因为战线拉长的原因严重不足,此时再行北上,阮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月十七日,经历了一个多月大战的郑阮两家在刘家大军的见证下正式议和。

    此次作战,郑家输了面子和里子,军队损失近三万人,更丢了河静、广平两省以及义安省的首府,但是保住了大部分实力,将来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阮家倒是大赚特赚,领土增加了两个省的地盘,更是重创老对头郑家,将战线从灵江推进到了兰江一线,可以说大获丰收。

    但是阮家也损失了七千多人的军队,对于本就兵少的他家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一场战役中,只有刘家算是圆满获胜。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锡命先是通过出售棉布获得了四十五万两银,阮家军费以及河静两省的缴获再入账三十八万两左右。

    加上郑家另外付出的四十万两退兵费,刘锡命总共入账123万两银子,真是吃的满嘴流油。

    不过最终刘锡命也没能将这些银子全数装进兜里带走。

    难得来安南一趟,兜里又装满了银子,他自然要大加采购一番。

    尤其是现在安南的米价便宜到令人发指,相比中原一两银子一石多的米价,安南只卖二钱五分银子一石,这一转手就是四倍的差价。

    为此刘锡命又强行要求郑阮两家按照平价卖给了自己四百万石大米,以及各式宝石、香料、燕窝海参等特产。

    这些采购基本上又将他这一百多万两银子花了出去,他甚至还多掏了几十万两出来。

    郑阮两家巴不得刘锡命同意以货抵账,如此一来可谓是合则两利,这两家简直是举全国之力抽调货物,几天的功夫就按照刘锡命的要求备齐了,只不过还得需要他自己去各个港口取货。

    除了这个之外,伏波师也在安南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刘家更是收获了安南地区不少地理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不过有利也有弊,经过和郑阮两家的交易,刘锡命再次认识到了自己以往战略的弊端。

    刘家村将棉布产业作为自己的主要财政支柱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要想指望海外贸易销售掉所有棉布却是有些天方夜谭。

    安南整个一国也不到三百万人,光是刘锡命卖给郑阮两家的三百万匹棉布至少都能用个一两年。

    如今郑家把持台湾海峡,通往日本和朝鲜的贸易几乎中断。

    这两个国家眼下有两千多万人口,市场庞大,尤其是日本还是黄金白银的生产国,失去这两个市场的支持,刘家棉布销售面临困境。

    所以从二月十七日到二月二十二日这五天时间里,刘锡命一边在义安等着郑家将银钱运送过来,一边还得琢磨自己空间里另外两千多万匹棉布到哪儿找到下家去。

    刘锡命自己思考无果,只能将游德高、赵敬勇、刘德辉等一众军官叫过来商议。

    见刘锡命不断唉声叹气,刘德辉索性建议道:

    “二哥,要我说咱们不如先和郑家干上一场,就像安南一样,如果不让他们知道咱们家的厉害,这海上的生意便要一直被他们把持下去。”

    赵敬勇竟然还认真思考起这个话题来,他不断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具体建议。

    “唔,二哥,这事倒也不是不能做,咱们又没有具体的基地,先找着郑家的一些商船下手,一点一点的蚕食他家海上力量,长此以往未必不能将他们家磨死。”

    刘锡命失笑地摇摇头,“郑家家大业大,大海之上又不好探明郑家船只动向,光靠这个法子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如愿,这个办法不可行。”

    “那要不继续顺着东南半岛南下?”,游德高抠了抠脑袋,“二哥不是说那个什么占婆、暹罗什么的都在下游嘛,咱们可以到那儿去啊。”

    “哎,占婆这些国家不过十来万人口,市场也很有限,暹罗到算得上是大国,但是也不如朝鲜,不过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先去暹罗看看了。”,刘锡命感叹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